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相信星座的人,究竟想得到什么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2-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会有人相信星座?他们想得到什么?

    [​IMG] 覃宇辉,武大心理系/提供远程咨询

    对星座文化的相信,的确有很多心理学原理在起作用。

    (1)认识自我,彰显自我的需要。埃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时期(12~20 岁),少年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建立起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朋友圈,明确优点和缺点,找到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感兴趣的职业,把自己各方面的特质都统一起来。如果不能发展出自我同一性,就会面临着角色混乱,“我是谁”的危机。

    而星座文化,刚好能够让少年们"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缺点,适合的职业,理想情人的标准,能够满足迷茫期的少年们认识自我的需要。以白羊座为例,星座文化会告诉他们:“你热情、冲动、孩子气(性格);有活力,有冒险精神,开朗乐观,但也比较自私,冲动,缺乏耐心(优缺点);适合做运动员,企业家和军人(职业);你的女神是开朗,乐观,充满吸引力的(理想情人的标准)。这样明确的建议,刚好能满足少年们对自我的认知需要。

    而且,很多人都怀着”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幻想。根据”无条件接受顺言“和”正例谬误效应“,开朗乐观,有活力,适合做企业家这些积极的评价,很容易让胸怀大志,需要正能量的少年们所相信和接受;而自私、冲动等负面评价,也会被选择性地忽略掉。这样一来,让人信心满满的星座文化被很多人所相信也不足为奇。

    (2)人际交往的需要。新认识一些小伙伴,或者想了解一个不大熟悉的人时,很多人会利用星座性格分析来贴标签:白羊座”热情、冲动、孩子气“;处女座”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样的刻板印象,有利于我们迅速了解他人,节省认知资源

    此外,朋友圈和媒体传播的潮流也很重要。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强的塑造作用。我们很可能会有从众心理: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来顺应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如果周围的朋友都在玩星座,算爱情、事业运势,见面也经常谈论这个,那为了增加和朋友的谈资,不被排挤出朋友圈外,我们也很自然地会相信星座文化,讨论星座文化。此外,如果自己喜欢的杂志、网站经常推广星座测试,我们也很有可能会更关注星座文化。

    即便是原本不信星座,只是为了迎合朋友而讨论星座文化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也会改变对星座的看法。心理学中有”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别人的期待和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慢慢向着别人期待的方向靠拢,从而实现这个期待。如果能够通过对星座文化的讨论得到小伙伴们的喜爱和推崇,那么根据操作性条件强化作用,我们也很有可能认为星座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也慢慢喜欢上星座文化,更多地讨论星座,从而获得小伙伴们的关注(正强化)

    (3)信念寄托的需要。星座文化,其实也是一种解决”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方向,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方法,一种给人以指导和确定感的精神寄托。当爱情面临危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时,就可以查一查本月的 XX 座爱情运势,从而得到一个引导;如果不大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方向的工作,那也可以查一查本星座的匹配职业,从而帮助自己做决定。这样一来,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至于没有解决问题的方向,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些运势和解决方法其实都比较笼统,对很多情况都有适应性(”这个月你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和恋人有争执,需要做好情绪管理,好好沟通“)。情侣们平时肯定会有摩擦,也都需要情绪管理和好好沟通。根据巴纳姆效应,对这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我们会认为是在精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并深信不疑。

    而当情侣们根据这些指导成功解决矛盾时,又会把星座当做”功臣“,更加相信星座文化,更多地讨论星座文化(正强化)。久而久之,即便很多人提出种种反对星座文化的观点,认为星座是在骗人,根据证实性偏见,这些深度的星座文化爱好者们仍然会相信自己的经验,忽略反对的声音。

    (4)星座文化源于星相学,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科学的。星相学用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变化来解释事物。从星相学发展而来的星座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可能会被很多人认为是”权威的“,进而深信不疑。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日常心视角 - 知乎专栏


    参考文献:

    [1]侯德娟,张琳. 大学生星座流行心理的调查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0:97-98+67.

    [2]周舟. 星座文化下青少年的心理观[J]. 青年探索,2004,02:39-41.

    [3]周舟. 星座文化下青少年的心理观之管见[J]. 社会心理科学,2004,03:71-73.

    [4]章淑玲,袁娜. 大学生“星座热”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04:41-43.

    [5]王柯瑾. “星座文化”对大学生受挫行为合理化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