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World Builder 虽然宫崎骏先生本人的回答,可以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依然是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同时依然是电影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先说一句话,不知何人讲过的: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女性主义作品,都是男性制造。(当然这是男权社会的必然结果,干的人多嘛!) 我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未来的文艺 / 电影创作中,女性主角逐渐会成为越来越明显的绝对主流,很有可能一统江山。 其实这个征兆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已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后现代作品中,女性成为第一主角,而不是男性。 在回答这个问题中:艾伦·佩吉(Ellen Page)为什么那么受游戏界欢迎?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我已经总结了一部分:新媒体时代的电子娱乐,面向的观众群越来越年轻(心理年龄),他们对主角的要求变了: 『叛逆 + 柔弱 + 双性人格与性格』是新时代宏大世界观故事的标准 Protagonist。 男性主角的叙事模式,是从古希腊的史诗叙事开始的,所谓标准的英雄史诗都是男性,接下来的所有主流故事,主角均为男性,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大制作商业电影,都是如此。 归根到底,男性主角寄托了人类对周遭世界充满不安全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欲望。换句话说,男性主角,体现了一种被保护的渴求。因为从文明到现在,男性总是要去扮演披荆斩棘,开创时代的使命。 但是,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人类普遍发现原有的不安全感逐渐解除,面对大自然,虽然还有不少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恐惧,但是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人类要解答的问题不再是未知的大自然,而是自身了。 如果说传统叙事的故事模式是:目标 - 障碍 - 克服 - 完成 - 新的目标 - 无限循环。那么新一代的叙事模式是:对自身的疑惑 - 解释 - 新的疑惑 - 新的解释 - 无限循环。 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故事驱动。 新新一代的电影人,普遍在不知不觉中将主角换成女性,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男性不再重要,男人审视女性的角度也不再是男人的附庸,而是一种对男性主宰社会的一种反思。本质上就是对自身的反思,因为男性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这种对反思的热衷,实际上影响了创作者自己的核心创作。 女性实际上是男性的心理镜子,而不是复制品。 今敏最有名的三部电影:《完美的蓝》、《千年女优》、《红辣椒》,主角无一例外是女性。这是因为,今敏的故事推动并不是那种征服为主题的传统叙事,所有的驱动型都是『自身价值困惑』。 不少游戏与二次元作品,主角为女性的原因基本都可以归纳为:创作者对『目标 - 征服』模式的厌倦,开始转向『困惑 - 解释』这个模式上。 『男性』长期担任前者故事模式的任务,所以已经变得不能再用,于是对后者的故事模式,创作者潜意识地开始用了『女性』角色来担纲。 这就是核心原因。 不少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里,主角虽然是女性,但是那不过是把女人当男人用而已。 只要不发生影响历史的大规模战乱,接下来的文学、电影叙事,女性主角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 当初拍《星球大战 VII》的时候,我就在想,不可能是一个男性为主角,那个时代过去了,一定是女性主角,果不其然。 但是,就算女性主角越来越多,还是那句老话:伟大的女性作品,都是男人创造的。 男性主宰文艺创作的格局,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