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15 年的电影《云中行走》(The Walk)? 丁勾,蛤? 《云中行走》很好看,但不是“好”电影。 导演罗伯特 - 泽米吉斯有两大特点:一是影片节奏感极佳,绝不会让你觉得拖沓或仓促。二是他积极拥抱特效技术,《回到未来》三部曲、《飞跃长生》、《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乃至大红大紫的《阿甘正传》,都使用了大量特效。后来他有段时间去拍动画,搞面容 3D 转换和动作捕捉技术。虽然几部动画的票房和口碑都不上不下,但技术很前卫。 《云中行走》也体现了这两个特点。影片大量时间用于前期准备工作,却不令人觉冗长烦闷。它采用“群盗片”结构:招募伙伴、分工合作、制定计划、用旁白转场调整叙事节奏。期间不少麻烦障碍,被智勇双全的主角一一化解。最后一段“走钢索”,虽无激烈的动作场面,但安排的波折,比如警察、比如脚伤,比如天气变化,使过程跌宕起伏,带动观众情绪。 它的技术力体现在:3D 效果真真切切的派上了用场。最后“走钢索”一段完全是绿幕拍摄完成,但最好的视觉效果还是 3D 纵深感带来的临场感。影院中不时听见观众紧张的惊呼。而真正震慑到我的是这段:囧瑟夫在马戏团走钢索,最后三步出了意外,平衡杆冲着观众掉下来——那一刻我条件反射般往旁边一闪,彷佛真有杆子砸在脸上。看了那么多年 3D 电影,我对那些小花招早有心理准备。绝大部分时候屏幕上的东西朝我飞来,我都端坐冷笑:以为这就能吓到我?森破。但《云中行走》的这一桥段的确“吓”到我了。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部非常符合好莱坞工业生产线水准的电影,没有什么缺点。但很遗憾,它拍的太“浅”了。举一个例子:囧瑟夫扮演的主角不算“正常人”——当然能干大事的都不是正常人——他的偏执其实带有负面因素,甚至可能伤害他人,而影片只以“半夜钉棺材”突兀的表现一下就过去了。主角的刻画浮于表面,配角们更是一带而过,颇似道具。实际上,现实中的“走钢索”事件非常复杂,充满争吵、谎言和背叛。而影片删除了几乎所有不和谐因素,于是,《云中行走》成为一部满满正能量的励志片和鸡汤片,一部“献给双子塔的情书”。与其如此,不如去看那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纪录片。 《云中行走》本可以成为一部更优秀的电影。这个锅谁来背,仔细想想,还是编剧的责任——艾伦 - 索金写“偏执的天才”就是一把好手。如果编剧野心再大点,完全可以让《云中行走》成为一部更好的电影。不过,也许编剧的重点是向双子塔致敬,无意于将影片弄得太沉重,于是便一路“积极下去”了。 电影让一帮法国人说英语的理由是“我要去美国表演,得练习英语”。真是可爱的理由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