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剖宫产后再怀二胎,有风险,但也不用过于担心

Discussion in '知乎日报' started by 漂亮的石头, 2016-03-03.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Staff Member

    Joined:
    2012-02-10
    Messages:
    487,766
    Likes Received:
    47
    听说以前有过剖腹产,疤痕恢复不好的话不能再生,那什么样的子宫疤痕会有危险呢?

    [​IMG] 田吉顺,新书《医生是怎么看病的》7月上市

    剖宫产后打算再怀二胎,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就是,子宫上的疤痕恢复的怎么样,适不适合再生育。

    先要明确一点,肚子皮肤上疤痕的样子,和子宫上疤痕的情况没有什么相关性。皮肤上疤痕长得难看,并不代表子宫切口愈合得就差;同样,肚皮上的刀疤长得漂亮,也不说明子宫切口就恢复得好。

    子宫上的疤痕,肉眼是看不到的。

    所以就会有人想到,肉眼看不到,那么就做个 B 超嘛,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来判断子宫切口的恢复情况。于是,很多剖宫产后打算再怀二胎的女性,都会要求做一个 B 超检查,来看看子宫切口情况。

    这里就说说这个 B 超评估子宫切口的问题。

    很多人做过剖宫产的女性,会发现生完孩子以后月经期延长了,最后几天有种淋漓不尽的感觉;如果去做妇科 B 超,会发现在子宫切口的位置,有一个「暗区」,就像这样(箭头所指位置):

    [​IMG]

    (图片来源:Jastrow N, Irion O, Roberge S, Bujold 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Appearance of Cesarean Hysterotomy Scar at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in Nonpregnant Women. Obstet Gynecol. 2011 Jun;117(6):1438)

    这就是所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scar defect)。当然,这个名称叫法很多,「疤痕憩室」、「疤痕缺损」之类的,都是说的这个东西。

    前面说有很多女性会有这种情况,有多多呢?至少超过一半。不同文献给出了不同的发病率,最高的统计出来有 80%,多数统计在 60% 上下。而且剖宫产次数越多,出现的几率就越高,做过 3 次剖宫产的,几乎 100% 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种「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在剖宫产后的女性身上是非常多见的。(所以剖宫产对于女性的影响,不仅仅是这一次手术当时的风险,还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

    那么这种情况会对下一次怀孕造成什么影响呢?

    已经明确的影响,主要是增加不孕的风险以及 子宫疤痕处妊娠 的风险。就是说,这个暗区越大,发生不孕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另外,怀孕时胚胎着床在疤痕处的风险也会有所升高。因此,如果知道自己存在这种情况,不避孕有将近 1 年还没有怀孕,那么应该去不孕科看一下了。而且,如果怀孕了,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早孕期也要做一次 B 超排除疤痕处妊娠的情况。

    另外,很多女性担心的是,这里切口愈合不良,子宫肌层变薄,那不会到了怀孕晚期子宫就破掉了呢?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理论上讲,确实肌层越薄,子宫破裂的风险越大。不过就从临床实际来看,虽然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如此普遍,但是瘢痕子宫破裂的情况非常少见——分娩时破裂的机会只有大约 1%-3%,而如果没有任何宫缩或者外力的情况下,自发破裂的风险更是只有大约 1‰。

    而且,最近几年也有专门针对切口愈合不良女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这些女性子宫破裂的风险确实有所增高(大约 8%),但是,还是有超过 60% 女性,最终成功阴道分娩了。

    是的,虽然存在切口愈合不良,但也还是可以阴道分娩。

    因此,目前的观点认为,虽然切口愈合不良可能会增加分娩时子宫破裂的风险,但还不能作为阴道分娩的禁忌,更不能作为再次妊娠的禁忌。也就是说,如果检查发现有切口愈合不良了,怀孕肯定是可以的,甚至再次怀孕你想自己生,也并非不可能。

    平时门诊上,经常会有人拿着一张早孕的 B 超单,满脸焦虑的说,医生,我已经怀孕了,但是子宫的切口没有愈合好,那是不是就要把这个孩子打掉了啊?我会告诉她,虽然切口愈合不良确实会增加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远不足以让医生从医学的角度建议你把孩子打掉。在国内,对早孕期人流,孕妇本人是有决定权的,你可以选择要或者不要这个胚胎;不过,如果放弃,这个放弃的原因是你个人的原因,而不是医学上的建议,如果你想要,在医学上也是支持你的。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二胎养育方法论

    阅读原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