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用木工边角料,做出很多惊艳的小玩意儿 吴子越,老师/卖萌党人/木器爱好者 个人觉得,做小物件是一件很耗时的事。 多出来的材料初学者可以买些工具,用板材什么的练练手。 同样用这点时间,不如用好一点的材质做些小玩意。 家里有木工爱好者,材料大部分是我从网上采购的。只买得起边角料,比如这样的楠木: 这样的小叶紫檀: 还有这样的海黄: 然后准备好工具,工具可淘宝也可以自制。 构思: 成形: 初具规模: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收工: 一本满足: 看到各位朋友热情点赞很高兴,继续分享一些成品 一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把过程拍下来,请多包涵 主要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榫卯结构的,个人比较偏爱明式家具,以圈椅和香几花几为主 按照《明式家具珍赏》里的图片,用纯手工同比例缩小,并尽量做到纯榫卯结构,基本不用粘合剂。 比如: 看上去很高大上有木有,很安思远有木有? 其实只有这么大 乱入的那只猫其实就是本尊,筷架一枚 O(∩_∩)O 哈! 第二类是雕刻类的,这一类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比如之前的那个知了就花了好几个月才完成。 也有榫卯和雕刻相结合的。 玩这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不需要很多很复杂的工具。 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 比如某天,思聪同学忽然想要毕加索的《克劳德和帕洛玛》,只要跟他老爸一说,他老爸就乐呵呵去举拍了。 但是,如果思聪同学某天心血来潮想要《兰亭序》哪能办?他爹也不能派小哥去盗唐太宗的墓是吧,不能够啊,犯法的。 就像苏轼同学讲的那样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过过干瘾的。 虽然我不能拥有它 但是我可以拥有它们 仔细看其实是非常薄的榫卯,做起来各种劳心劳力 去了台北故宫,很想拥有一个北宋定窑婴儿瓷枕(喂那个是陪葬品好伐!!) 最终也只带回了一个百把台币的塑料纪念品而已╮(╯▽╰)╭ 巴特,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尝试 终于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了。咦,穿越回半成品状态了怎么破?! 另外去年参加了论坛上一个比赛,拍下了整个制作过程,一并奉上。请无视俺们家随意堆放乱入的各种杂物。 这是我最爱的清代画家郎世宁,其实他的作品思聪他爹完全是拍得起的丫。 我和我爹就只能继续过过干瘾了。 以上所有作品,都是我父亲在进入木工领域五年以来完成的。之前从事的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但有一定绘画基础。关键的关键是要有大量的时间,还有就是持之以恒的兴趣。(我爷爷是木工那种事我会随便说吗) 老爷子的理想是去米国大都会、波士顿、明尼阿波里斯这些中国明清家具汇集之处参观参观,就算带不回来,按比例模仿一套微缩的家具回来也是好的。 终极目标是开一个小小的展览馆。 作为女儿经济上还没不能帮助老爸实现他的梦想,感到十分惭愧。 第一次更新(日期我忘记鸟╮(╯▽╰)╭) 感谢各位知友热心点赞,很快超过了 250(喂!!)继续更新一些父亲的小品之作,以后有什么新作也会再这里同步更新。 半年前看到了个新闻: 于是我又森森滴忧伤了。。。 就算我每个月留一千作为开销其他全存起来,我也还是成不了刘益谦。 我爹看出了我的忧伤,于是半年后,俺们家出现了一堆借东西的小人可能会觊觎的小玩意儿。 画案也用了黄花梨,左边那个壶是大红酸枝,右边笔筒和壶都是黄杨木的。都是碎得不能再碎的小碎料了。。。 壶盖可以打开,跟真的紫砂壶一样可以装水,不过我没装过。毕竟不是紫砂,木头不经泡 细节图,处女座的同学有木有看到桌面上的灰啊 O(∩_∩)O 哈哈~拍好照片我才发现╮(╯▽╰)╭ 那就先到这里吧,再次替我父亲感谢各位知友的关注! 15/09/18 第二次更新: 最近一年来我爹攒了个大招,挑战了繁复的清代宫廷家具风格宫廷,用的工时是明式家具的几倍。太师椅主体部分材质是紫檀,背板上那个狮子头用的是黄杨木。最近有知友邀请回答机器加工方面的问题,因为我爹用的还是最传统的手工制作的方式,在机器这个领域内几乎是个外行,实在是抱歉了。如果是手工制作方面的问题,一定知无不言。 竞猜时间:请问茶几上的花生是什么材质?(答案请在最后找) 最后羞涩地露一小尾…… 花生是紫砂的,好多一猜就猜对的腻害同学啊! 16/01/18 第三次更新 啥都不说了,直接上图 独白:这是朕的宝座,朕的江山! 努力让俺家的猫也能享受观复博物馆和故宫里猫馆长的待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