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一场由蚕丝引发的战争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4-2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IMG] 张奕璇,织女

    1884 年,时为中国首富的胡雪岩,擂响了近代商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的战鼓。这场声势浩荡的商战,就是围绕“静如皓月、动若湖波”的蚕丝而展开的。

    [​IMG]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使得同时纺多根纱线成为可能。比起旧式纺车,珍妮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8 倍。纺织工业设备的工业革命的热焰从英国熊熊燃起,随后迅速向整个欧洲大陆传播。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英美各国开始在上海建立起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缫丝厂。面对动力强大、技术先进的外国工厂,经历了两百多年闭(quan)关(di)锁(zi)国(meng)的中国,采用的却是传统手工的缫丝技术,结果可想而知,被甩了好几十条胡同。

    西方资本家们为了更充分地压榨我国新鲜廉价劳动力,垄断了蚕丝出口市场,生丝价格被大幅度压低。

    1868 年,生丝市价为 517 两 / 担;1875 年,变为 282 两 / 担;而到了 1883 年,更是低至 200 两 / 担水平。本因海上丝绸贸易而兴旺富庶的江南,纺织业迅速萎缩。而相对的,缫丝厂产品价格却持续攀升。

    胡雪岩极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不合理的现状。(露出了智慧的微笑)适逢 1880-1882 年,欧洲桑蚕业受到旱灾影响,生丝减产。

    [​IMG]

    天时、地利、人和。胡雪岩开始行动了。在 1882 年 5 月的春天,有个老人在江南画了一个圈(并不)。有一个老人在江南到处买生丝。

    《见闻琐录》纪录了这场商战的经过:

    其年新丝一出,胡即派人大量收购,无一脱漏。外商想买一斤一两而莫得。​

    垄断胡的战略很快见效了。外商愿意加价一千万两。而胡雪岩一口咬定,想要全部收购,必得加价一千二百万两才行。

    外商也是老狐狸:如果这次顺遂了垄断胡的意思,以后再想购入生丝,不就得认这个家伙宰割了么?所以按兵不动,等来年再出新丝,可能还会有转机。

    与此同时,胡雪岩联合了江南丝商建立同盟,约定一起收尽生丝,不卖外商,直到他们扛不住妥协为止!

    胡雪岩的垄断策略很快见效了。1882 年 9 月,上海生丝价格上升,反超国际期货价。看到了希望,胡雪岩继续投入,截止 1883 年 8 月,胡雪岩的囤丝资金已超过 1500 万两。其余的哥们儿们也真够意思,上海大量丝商停止营业,配合胡雪岩。

    决战的日子,到了。

    [​IMG]

    可天公不作美。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意大利生丝丰收的消息,胡雪岩联盟开始军心不稳。此外还有突然爆发的中法战争。1883 年 10 月,法国军舰到达了上海吴淞口,造成上海市民大慌乱。人们纷纷跑去钱庄提现,各大银行、票号也急忙收回短期贷款。以房地产业为首的各行各样都受到极大冲击。

    11 月,胡联盟土崩瓦解、市场萎靡,加上生丝长期保存容易腐烂,垄断胡绝望之下只得感觉抛售生丝。市价暴跌,财产损失上千万两。

    随着丝战的壮烈落败,局势动荡、加上一些政治因素,胡雪岩的钱庄生意也受到巨大影响。

    1885 年,朝廷对胡雪岩抄家革职,治罪于他。这位掀起商战腥风血雨的传奇商人,在遣散家眷奴仆之后,愤懑而死。棺椁也只能被一老仆秘密埋藏在杭州的乱石堆中。

    我想, 用高鹗在《红楼梦》结尾写的话来概况胡雪岩的一生,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本文为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约稿。


    更多蚕丝相关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平台:丝国传奇。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