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调出冷色系暗光风格的风光照片?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6-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想完成这种宁静阴冷的风光照,只靠修图是不够的

    [​IMG] 木西AlexanDENG

    泻药。

    是这个意思?

    [​IMG]

    调色扔文末了。

    下面开始说废话。

    我一直都希望在分享技法的同时,更多地讲一些原理性的,能够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所以这篇答案比较长,废话也比较多。

    想学具体技法的可以看其他答主的答案,我觉得已经写得非常好了。

    所以我换个角度,谈一谈画面的“感觉”。

    楼上有位@不出来的答主说的很对啊。

    就是用了 ND(中灰密度镜)

    因为问题描述中的“宁静”“阴冷”的氛围,并不仅仅来自于调(tiao)色。

    (当然调色也很重要,我没有任何调色不重要的意思,将来要是出了偏差,你等于你也要负责)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讨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带来了这种感觉和氛围。

    感觉是什么啊?

    感觉是我们的感官对环境进行整体评估后作出的最有效反馈,能够直接刺激机体功能进行应对的综合指令。

    靠着感觉,我们祖先们可是躲过了猛兽避开了洪水扔掉了毒物,感觉是非常综合的。

    也正是如此,

    人在看图像的时候,会通过不同的角度获得信息——我们需要知道画面里是什么,这些元素在做什么,它们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这些信息整体形成了一个感觉。

    而对于这里的图来讲,都是些没有人烟的大山,大海,礁石,云层,等等不会说话不会按喇叭只会静静地桑海桑田的画面元素——他们平稳地待在没有日光,没有暖色调的画面里。这样的信息综合产生了“阴冷,宁静”的感觉。

    本题里的冷色调,低对比会带来阴冷而宁静的感觉,仅仅是在本题的画面中;

    比如我用暖色调,高对比度拍一张大雪天里穿着薄外套瑟瑟发抖的流浪汉,一样会让我们产生冷的感觉,甚至比这里的照片更甚(因为有人的元素存在,观者的代入感更强)

    反过来我用冷色调拍摄大汗淋漓,喘着粗气的运动员呢?恐怕难以让人感受到阴冷,更多的是竞技场的肃杀吧?

    所以影响画面氛围和感觉的因素是多样的,大体来说,色调起作用;画面的内容 、元素 、主体陪体,也起作用;画面中的这些元素的情绪,姿态,运动方向,彼此关系也起作用。

    举例说明:

    [​IMG]

    这幅图不冷吧?

    但是它宁静吗?宁静。

    因为滚滚珠江水被我换成平静的倒影了,所以就算色调南,也可以很宁静,因为内容很重要。

    [​IMG]

    色调暖吗?暖啊!

    画面冷吗?冷啊 !

    大雪纷飞还不冷啊。

    [​IMG]

    冷吗?冷啊!

    暖吗?冷暖交替啊!

    宁静吗?

    宁静啊!大半夜的雪地里还不宁静吗!

    [​IMG]

    冷吗?冷啊!

    宁静吗?宁静啊!



    大概这个调调才是你想要的吧。

    好了回到你的作品:

    让画面阴冷你做到了,通过冷色传递冷的感觉,同时天海的颜色偏冷也协调,说明基础不错。

    但是画面不够宁静啊。


    宁静的画面要有怎样的特征啊?

    1. 静止——

    画面中的固态元素不会有运动的倾向,稳稳地放在原地。

    你要看着一栋楼上大下小——感觉要倒;

    一座尖尖的山斜了——感觉要塌;

    一辆车在疾驰;

    螺旋桨划出了圆圈;

    一个人停留在空中——这样的画面,你很难感受到宁静,哪怕色调冷如冰川;

    画面中的液态气态元素的运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

    你看长曝光之后的流水,云彩,都呈现出了明显的运动轨迹,相比于大片大片飘过的云朵不确定的形状,相比于浪花四溅的无规则运动,这样线条清晰的状态,让人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的运动痕迹,产生一种似乎“这些无规则运动的东西正在按照画面中的轨迹运动”的错觉,以此获得了类似静止的感受。

    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花朵和树叶没有使用长曝光的那张,因为花朵和树叶是固态元素,固态元素需要安安静静边缘清晰地呆在原地,而经过长曝光之后糊成了一团,反而体现了他们的运动,破坏了画面的静止状态。

    2. 平稳——

    画面中的点线面,处于平稳的构图之中。

    你把上面任何一副作品的地平线拧歪就可以轻易打破宁静的感觉——因为现实中的山和海不会歪,那么以此为参考,只能让观众觉得自己歪了要倒下了。

    而严格地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央,让线条以中央辐射,或者平行排列的状态存在,也正是为了获得四平八稳的观测感受,让看照片的人,觉得自己脚下是稳定的;也让画面中的元素,不会产生运动的倾向。

    3.符合日常生活经验——

    拍摄元素的选择本身符合生活中宁静的场所,比如那张苏格兰天空岛的灯塔,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处于世界的尽头(的确也是)之感——这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

    虽然实际上天空岛的风很大,这个机位我也去过,常年大风大雨,但是对于常年在人声鼎沸的城市里听着汽车喇叭的城市人口而言,这幅画面是非常安静的。

    但如果观众换成 18 世纪北极航线的水手们,这座指引航向的灯塔恐怕会带来激动人心的感觉。

    因此观者生活经验和画面内容的对应关系,对于照片氛围的塑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IMG]

    一望无际的山,

    没有脚印的厚厚的雪,

    薄雾。

    冻结成冰的小溪——有了这些元素,面积不大的水面不用长曝光,也可以看起来很冷,很宁静。

    好了废话说了一大堆。

    上你的图

    [​IMG]

    你把浪花的细节搞得这么清楚,

    我看着这艘船都觉得它在漂动……

    怎么还能宁静呢。

    赶紧动感模糊走起。

    宁静了没?

    [​IMG]

    再对比一下?

    [​IMG]

    收工。

    什么,一定要调色?

    好好好。

    [​IMG]

    满意了吗?

    直接放步骤:

    [​IMG]

    第一步 3Dluts 大法植入 Cold Mix.look

    [​IMG]

    第二步色相饱和度,

    首先整体饱和度降低,

    [​IMG]

    然后调戏一下蓝色和青色。

    [​IMG]

    [​IMG]

    第三步加一个蜜汁暗角。

    [​IMG]

    拉一条这样的曲线

    再用渐变工具(对,就是明度建筑那个)

    整一个这样的蒙版出来

    [​IMG]

    真正收工!!!

    PS:

    按照惯例我必须要吐槽,不然对不起我的反对粉:

    现在的朋友们学摄影,或者说做其他很多事情,

    容易陷入一种“我只要买下了 / 学会了 / 看过了 / 去过了 / 用过了——某某器材 / 着作 / 地点 / 后期方法,就可以很厉害”的思维,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高中政治课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结果由很多原因造成,一个原因也可以参与导致多个结果。

    所以说摄影其实跟做人关系很大,不少人还觉得这是玄学——当你意识到仅仅靠某个方面的变化往往无法达到目的,而事情常常需要多角度努力的时候,摄影对你来说也不会太难。

    [​IMG] Timothy Wang

    要实现冷色系的风格,关键点在于前期曝光控制。

    传统的风光摄影中在技术上一直信奉“向右曝光”,即直方图数据峰值在中心偏右的位置,如下图。

    [​IMG]

    然而,这种形式的曝光往往很难实现冷色系的风格,理想的直方图形式应如下图,即向左曝光

    [​IMG]

    原片:

    [​IMG]

    向左曝光可以使图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层次感,颜色也更为纯粹和贴近实景。然而向左曝光在操作上比向右曝光更难以控制,如果向左过多会丢失大量细节,所以向左曝光的原则是在不丢失细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压暗图像。

    RAW 文件进 Photoshop 进行处理,适度提亮中心部分,略微提亮高光区域。对于本例,在 ACR 中做以下调整:

    [​IMG]

    得到以下结果

    [​IMG]

    同时,在 ACR 的 HSL/ 灰度控制台中对这张图像中的主色(蓝色)进行调整。

    由于数码相机记录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过纯,或者说过饱和,所以我们进行的操作是加灰,即调整明度并降低饱和度,这会让主色看起来更加稳定,结果如下:

    [​IMG]

    然后在 Ps 中打开图像,进行一些基本处理如裁剪、污点去除等,就可以开始进行调色。

    调色的工具主要是可选颜色和色相饱和度工具,使用这两个工具交替对色彩进行控制。具体控制取决于个人偏好和风格。

    对色彩的分区精细调整可以通过蒙版和加深减淡工具来实现,一些非常细致的调整可以花费十个小时以上甚至几天,同时还要在调整中间歇性的中断工作以保证视觉对色彩的正确认知。

    粗略调整的样图:

    [​IMG]

    题主给的图,做一些简单操作:

    因为图片质量较差所以做的调整有限,画质也会较差,但可以看出大概的感觉

    大体上有以下操作:

    ->对青色、蓝色进行降饱和和色相调整

    ->降低亮度

    ->选取颜色,对青色、蓝色、黑色进行调整

    ->降噪

    [​IMG]

    放一些经过精细调整的暗调作品供参考: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