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师范大学就读体验,不过选择的二位答主都没有成为教师。读读看他们的选择。 文末有更多值得关注的高校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积水潭银枪小霸王,晃晃悠悠,几度春秋 作为一条师大狗,荣幸怒答之。 刚进师大校门的第一天,我就意识到这肯定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一副硬邦邦的小身板,一个心爱的姑娘,一群好哥们儿,无忧无虑的四年日子,夫复何求?现在毕业了,人在英国,无时无刻不怀念师大的好。 地理位置:号称最接近北京市中心的大学,位于二环和三环之间,本质上就是北三环往南一点点。西面与北邮一条马路(此校常年觊觎我师大姑娘们)。到地铁二号线和十号线走路基本都得 20 分钟,去西单东门出去直接坐公交不堵车 40 分钟。有辆自行车还是比较方便的,无论是去上课还是去地铁站。 学术&就业:清北人师,作为老四,常年被清华北大人大骑着打,不过也狂虐下面其他千千万小弟。师大的教育,心理,历史,中文还有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都是全国的佼佼者,学校整体偏向学术研究而不是偏向就业,所以研究生数量比本科生还要多,想踏实搞学术做研究,来师大吧,如果想去外企神马的,外经贸更合适一些。有一些在外面比较出名的老师,比如说于丹,我蹭过她的课,给艺术传媒学院讲的古诗文课程,别人咋说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是蛮震撼的。其他更多的大师都深藏不露。另外很喜欢经管的钟伟,蹭了一学期商业银行学。学校选课系统奇葩,选课就跟打仗一样,不过各种体育课花样繁多,除了必修的形体和游泳,哥还修了网球橄榄球,蹭了一个学期的华尔兹。总之各种体育课都不错,女生可以选各种舞蹈。 兴趣爱好:各种奇葩社团千千万,肯定有你喜欢的一款,不过当年过分执着学生工作,基本没有参加别的社团。 寝室:这是师大被吐槽最多的地方之一,师大的寝室楼属于特别唬人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外面看上去还是可以滴,红墙白瓦,略有小洋房之感,实际进去真心把你吓尿,本科生寝室水泥地面尘土飞扬这事我敢说吗?上初中的时候寝室都是地砖啊,你搞一个水泥地是啥心态?别的寝室我不知道,反正西西楼是常年有老鼠蟑螂的,半夜打游戏时常看见寝室常驻的白色小老鼠。研究生寝室基本就是我见过内部设施最差的高层之一。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集体吐槽寝室,我们导师说他们上学的时候就住那寝室了,五几年的时候,之后来了一句大学之大,在大师不在大楼也,把我们都镇住了。听说现在本科寝室基本都重新装修了,2015 年上空调。 尽管设施较差,师大寝室也不乏些许优点,因为师大阴气比较重,所以无论夏天再热,寝室楼道,走廊里都凉快无比。晚上 12 点熄灯掐电,跟大爷关系好可以要电(哈哈哈哈哈),考试前一个月不掐电,让大家通宵复习,不过一旦不掐电大家再也无心复习了……夏天比较热的时候也不掐电,让大家吹吹风扇,不要半夜被热死在寝室,凉席这东西人手一条,买条师姐二手的凉席感受着师姐温婉气味入睡的事情我会乱说?网络日常使用基本可以,因为接入 IPV6 所以可以上六维空间,下电影时常 10M/S,看了四年蓝光高清,毕业的时候特意买了个 1t 的硬盘下满了片子。 教学楼:鲜明对比寝室,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看着蓝转白瓦古旧不堪,其实内部实施十分完善,好多教学楼都自带复印店,一层楼 n 多厕所,20 人的小教室前后俩空调,呵呵!教九楼比较特殊,里外都不错,教室也大,感谢曾宪梓先生的捐助。 其他建筑设施:师大的主楼棺材板设计,23 层的图书馆,俨然就是一大墓碑,合在一起真心威武霸气。不过据说师大图馆貌似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北大的,设施真心超一流,书特别全(貌似还收藏了很多古籍),四年里在图书馆真心看了好多书,咳咳咳……也看到不少美女。操场有两个,西操场假草地随便用,有一些简易健身器材。东操场有看台,真草地,除了重大赛事开学典礼什么的一般不使用,不过西操场够用了……篮球场特别小!!!貌似就剩 10 个筐了,而且常年有球场四大怪出没。网球场较小但是够用,羽毛球场是室内的。邱季端体育馆是奥运会的时候建的,最出名的就是科比在里面训练过,设施齐全,带游泳馆。学校内部两个超市,加小西门的小卖部,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够用。 吃:作为一个吃货,感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师大三个食堂,新乐群食堂一共四层,属于甜咸味吧,下面三层都是正常的食堂窗口那种,红烧肉,糖醋鱼柳神马的都不错,基本上一顿饭五块钱搞定,吃好点也十块以下,吃省点,1 块钱豆芽 2 毛钱米饭。四层是单点的,烧鸭饭不错,各种盖面也都可以,室友们也挺爱吃那的肉燥面的。学五食堂比较偏辣,宫保鸡丁和学五凉菜都是赞的不行,有时候连续一个月吃学五的宫保鸡丁都不腻,二楼中午的瓦罐汤也不错,首推黄豆猪脚汤。晚上有夜宵,麻辣香锅五个男生吃 30 块钱撑死。西北食堂清真口味,有羊肉串吃,拉面四块钱超好吃。学校里面有家桂林米粉,天冷的时候一碗暖暖的牛腩米粉的感觉把心都融化了。桂林米饭旁边有家外卖窗口,其实是食堂开的,各种炒饭盖饭和饼,从早晨七点一直营业到半夜 12 点,食堂不开的时候很好的选择。学子超市的粽子也不错。学校外边首推本门的小炒湘,毛氏红烧肉,香辣鲫鱼,干锅啤酒鸭……招牌菜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而且由于门面小其实知道的人挺少的,北京四年吃过最好的小炒没有之一。北门还有一家烩面也不错,经济实惠,不过时常有民工出没,再往北一点有各种连锁快餐。南门就是几家川菜小饭馆。出学校往西南方向走一点点有著名的北邮小吃街,好吃的太多了,不一一例举了。出西门往南走的老五烧烤,武圣羊杂割神马的都不错,总之来师大不会坑嘴的…… 姑娘:男女比例失调,有一次上课,坐电梯,10 女 1 男。由于基数大,所以美女还是不少的,而且能上师大美女基本都是外表好看且内心聪颖。师大的女生除了艺传的基本都不化妆,可能是学校风气使然,大家都不化你想化都不好意思。师大姑娘学习能力超群,毕业之后十分惋惜再也没有这么一群学习妖怪刺激我了。师大的女篮常年包揽全国冠军,女足基本是半个国家队,男篮,咳,师大有男篮吗?阴盛阳衰十分明显。 传说:师大的校园传说太多了。师大这个地方本身是个太监坟,公交站就叫铁狮子坟,北面是北太平庄,南面是小西天,听听这几个站名吧。师大的正门也就是南门基本从来不开,怕妖气涌出……每年都有一个跳楼自杀的,最逗是有一年一个毕业的师兄千里迢迢回到师大在科技楼跳了,说是帮师弟师妹把今年的名额用了,真心好师兄!那天我去寄信,三点路过科技楼,他三点半跳的。西西楼以前是女生寝室,后来有人自杀了,阴气太重,就改成男生寝室了,一楼体院的,据说就是为了镇住阴气,不过说实话,楼里真心常年阴冷。校鸟乌鸦,一到冬天枯树枝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乌鸦,有一年寝室几个兄弟翻小西门出去吃夜宵,回来的时候漫天的乌鸦一群群遮了天空,把我们都吓着了。还有那句特别经典的:白天两千人,晚上两万人。大家自行体会吧。 唠叨了一大堆,其实满满都是对师大的想念。 最后大家一起欣赏&缅怀一下师大的美丽风景吧…… 教九门前的小公园 研究生寝室 学五食堂旁边的小路 师大主楼的侧面 咳咳咳,树下常年堆积乌鸦屎,也常有同学被乌鸦击中。 花花草草还是蛮多的 东操场,远处的红色的都是研究生楼 图书馆 主楼,夜间的棺材板格外阴森…… 以上。 阅读原文 在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郑梓豪,CS224d 学习中... 在开始之前,说句题外话。大学的好或不好,我们一定可以做一些能改变的;但最终能不能实现,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自己。 说说我的就读体验(按回忆顺序) 阶段零:入学前,选学校、专业 按自己的高考分数,如果不出省外读书,并且考虑“分数与学校层次相当”的话,基本没有太多别的选择。也就是说,在这个分数段内的同学,是有不少人选择 SCNU 的。 今年我带 2013 级的数学系新生(华师的传统,选出部分高年级学生担当新生的班主任),观察了一下同学们的入学分数,以及通过在聊天中的了解:分数比较高的(比如能上中大、华工)没法选到数学专业,分数在中间的有不少是超常发挥,也有不少是失常发挥。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是被“收留”的。回想起来,当时对于学校的好坏,我没有太多感觉;只是在某些情景下,会埋怨自己高中为什么没好好学。 阶段一:前三学期 前三学期主要是数学的基础课,同时也在年级当团总支。当时被虐的死去活来的,比如第一次数学分析的期中考试就只考了 10 分;老师说我不知道在写什么,写的乱七八糟的像在撒酒疯,一点逻辑都没有。 差点拿零分,这种无地自容的感觉还是第一次啊。不过自己并不甘心,觉得自己才不是那么笨的人,于是多花了许多时间,总算赶上来了。 老师说的没错,“多花时间啊。” 知友说的没错,“就这点东西,还轮不到拼智商。” 学习本身不轻松,还要做一些学生工作,所以这一段时间下来,慢慢形成了时间安排的能力。 说回我带的那帮小家伙,我们班第一学期的成绩挺不错。如果没记错的话,平均分大概是 87,另外两个非师班是 84 和 80。不过昨天我看了一下他们第二学期的成绩,作死的人果然变多了;平均分上 80 的连 10 个都不到。 在几个班委决定不要求同学们进行晚自习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这个师兄有些变态,或者说,“都上大学了,还要自习?还强制的?!”其实是这样的,这跟我们专业的学习有关系,大学数学毕竟不是高中的算术,对于天赋比较一般的大部分同学来说,是需要花时间去消化这些内容的。上午、下午的课满满的,如果晚上没有花 2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复习和思考,基本上就会消化不良。 现在想自习也不能去学院的楼里了,因为要让给新同学。人啊,还是懒惰的多。(当时听到班委做了这个决定,我挺生气,很想把班长揪出来骂一顿;不过自己还是心有侥幸,认为大家会自觉,认为大家还能保持学习热情。最终是我错了) 对了,我当时住的宿舍是非常破的。可是我们都不想搬走。 阶段二:大二-大三,专业课学习时间。在勷勤班的日子 前三学期下来,大家在学习上就分开差距了。细分专业方向后,大部分人都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一次,那种上大学之前的向往啊~ 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跟同学一起分专业。而是去了勷勤班。跑了两三次院长的办公室,把写过的学习笔记给老师看,把自己为什么想加入勷勤班的理由写给老师看。最后,因为成绩还不错,所以顺利进了勷勤班。选到了自己喜欢的导师。 因为勷勤班的培养方式比较灵活,于是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了一些课。选的课不多,所以我便有时间在网上乱逛(我不打游戏),便发现了 Coursera 和 Andrew Ng 的 Machine Learning。因为懂一些 MATLAB,便很快上手开始了 MOOC 的学习。 因为 MOOC,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些课程让自己觉得数学是那么伟大,Machine Learning 好屌好神奇。 对自己的专业挺有认同感。学习就更有劲了。 勷勤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是我的学习榜样: 大二学生拿到复旦数学直博录取。大二的暑假,得知班里的同学去了复旦的夏令营。当时的笔试面试成绩是第二名,也拿到了免试直博的录取。大家都说他好厉害。我想,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吧。他不甘在这样的“小环境”里成长,他向往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得到了老师和院长的支持,也得到了复旦那边老师的认可。 保送北大的学生意外来了勷勤班。这是我师弟的故事。应该是全省最强的学校之一,不过很意外地,发挥失常。最后来了华师数学系。不过,刚得知他被 UC Berkeley 录取了……真替他开心! 阶段三:大三后-大四。被推着上架 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大家似乎就要各奔东西。 身边的好友相继保研成功,也有不少仍然坚持出国。这些同学,都是因为坚持,因为“不甘心”。 几个月前,我拿到了 MSRA 和 Zhihu 面试的邀请。也是因为这个机会,我第一次离开广东,坐 20 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体验到了许多。在 MSRA 虽然只待了一个多小时,但我仍体会到 researcher 的风度,太爽了。没能拿到 intern offer,是很大的遗憾。 Hi Zihao, I got feedback from your interview. The interns can work effectively in my team ne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code effectively. We value your enthusiasm 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ies highly. We also appreciate your interests and passion for MSRA. However, I regret to let you know that I can’t offer you an internship at this time. I suggest that you spend some time in learning how to solve problems by writ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ode. For us, a good knowledge of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that we use every day to solve real world problems are essential. I recommend that you take classes in these areas. If you have done that, please review and try to apply them in some real world problems which you can easily find by search onlin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coming a long way from Guangdong and have a safe trip back. Best 在 Zhihu,我与 mentor 商定的实习目标,都是我自己感兴趣、且对公司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内容。在这里,有来自 NUS 做 iOS 开发的同学,有来自 HKUST 的同学做搜索研发,有许多有意思的讲座和学术会议可以参加。公司都会提供资助。 这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自己争取来的。只可惜,因为自己的能力,没能好好把握住一些机会,实在可惜;也是对自己态度的惩罚。不过,这与华师有什么关系? 关系挺大的,如果没能加入勷勤班,没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或许,我就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待续. 阅读原文 更多师范类高校就读体验: 在东北师范大学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 知乎 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 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有着怎样的体验? - 知乎 如果你还有对高校选择的困惑,看这儿,里面或许有你未来的学长学姐:大学就读体验 - 内容精选 - 知乎 和高考相关的其他精华内容,也欢迎关注:高考 - 内容精选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