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唱歌的时候不会口吃?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7-1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想把我唱给你听,因为音乐才是我的解药

    [​IMG] 各色人类研究中心,人类多样性,与你的独特性。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为了应付演讲,他接受了语言治疗师的治疗,治疗师用音乐和唱歌的手段帮助乔治六世克服口吃。

    这种故事不仅发生在电影中。英国歌坛的当红炸子鸡,2016 年格莱美奖最佳流行歌手 Ed Sheeran 就曾在媒体面前坦言,是 Eminem 的饶舌音乐,治愈了他的口吃。

    [​IMG]

    Ed Sheeran(左)和他的偶像,美国饶舌歌手 Eminem(右)。

    “在我九岁那年,我爸爸给我买了《The Marshall Mathers LP》, 他并不知道这张专辑的内容。在十岁的时候,我记住了专辑中的每一个单词,倒背如流。他的饶舌速度非常快,很有韵律,而且富有节奏感,这帮助我战胜了口吃。”​

    即便口吃没有痊愈,也依然不会影响到唱歌。唱歌的时候不会口吃,这种说法正确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什么是口吃。

    说话的节律有问题

    老式的播放器,需要磁带与转轴协同运转。如果磁带和转轴运转不协调,就会造成卡带,不断地重复一个声音或画面。语言产生的过程与之类似,人在说话时,会一边产生新的句子,一边通过听自己说话来监控整个过程,随时调整节奏和韵律。如果监控与语言产生不同步,就会出现不恰当的停顿或重复,也就是口吃。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表现为在说话过程中患者明确知道自己希望说什么,但常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在表达时产生困难。”《国际疾病分类(ICD-10)》​

    [​IMG]

    在《金阁寺》中,三岛由纪夫这样形容口吃:

    “结巴的人为了发出第一声而焦灼万分。他就好像一只企图从内界浓密的粘鸟胶摆脱出来而拼死挣扎的小鸟,好不容易挣脱出来,却为时已晚矣……可是等待著我的现实,已经不是新鲜的现实。纵令我费尽工夫好容易到达了外界,那里却又总是瞬间变色,完全错位了。”​

    对口吃的人来说,最难的就是自主控制说话的速度和节奏。歌曲都有固定的节奏,唱的时候只要跟紧节奏就可以,不需要自己进行控制。朗读的节奏感介于歌曲和正常讲话之间,对自主控制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口吃的人在和他人一起合唱、朗读的时候,会表现出与正常人一致的流畅性。

    另外,口吃的人监控自己说话的能力也存在问题。有研究发现,通过设备扰乱听觉对于说话的监控,可以使正常人出现类似口吃的症状。

    日本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弹话枪”(Speech Jamming Gun),只要对准说话的人轻轻扣下扳机,就会把说话者的话在 0.2 秒内弹回去,借由这种干扰功能,可以让聒噪的人马上闭嘴。这一发明获得了 2012 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IMG]

    “对方不想听你说话,并对你使用了弹话枪”

    左脑出问题,右脑来补救

    口吃是大脑哪部分出了问题?

    左脑功能不足对此负主要责任。尽管大脑的左右半球协同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但是它们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称性。左脑与逻辑和语言关系密切,右脑更多与创造和艺术相关。研究发现,同一个词,说出来的时候左脑活动更强烈,而唱出来时,右脑的活动更强。

    [​IMG]

    左脑故障:我说不出来,但可以唱出来。

    口吃通常是左脑语言区活动不足的表现。对左侧语言区进行局部磁场刺激,可以使人说不出话,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唱歌。这一表现与文献记载的失语症患者表现相似:19 世纪法国一位左脑损伤的失语症患者,只能说出“Tan”一个音节,但却依然可以高唱《马赛曲》。

    右脑故障:我能说出来,但我唱不出来。

    右脑对语言节奏、语调和情绪的表达至关重要。右脑受损的人虽然可以讲话,但是说出来的声音枯涩、单调、刻板。他们失去了通过语言传达情绪感染力的能力,也难以根据语言的声调识别他人的情绪。相当于在说话的时候,丧失了系统自带的表情包功能。

    [​IMG]

    因此,即使一个口吃的人,通过右脑的补偿作用,依然可以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甚至进行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演讲。

    音乐是口吃的解药

    大约有 60%-80%在 2-4 岁时出现口吃的儿童,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成长慢慢恢复。列宁、丘吉尔、玛丽莲梦露等名人,在童年时都有过口吃的经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成年之后在公众场合的演讲与抛头露面。

    对于成年的口吃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心理疏导。相比于口吃的儿童,成年的口吃者有更高的社交恐惧。复杂而困难的交谈会使他们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又会加重口吃的表现。提倡“不惧怕, 不逃避, 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的思想,可以明显改善口吃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于社交场景中的口吃有一定的疗效。

    借助音乐的节奏进行演唱或跟读,也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训练时可以从自己喜爱的音乐入手,因为大脑可以毫不费力的加工熟悉的节奏。即使是 rap 这种快节奏的歌曲,在熟悉之后,也比说话要省力得多。

    对于有些口吃的人来说,音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可能是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进行自我表达的唯一方法。

    深受口吃困扰的澳大利亚女歌手 Megan Washington 在TED 演讲中饱含深情的说,“人在唱歌的时候是不可能口吃的。”

    语言流畅性和基因

    遗传因素会对语言流畅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口吃者普遍出现 GNPTAB、GNPTG 和 NAGPA 三种基因变异。对于正常人而言,语言流畅性也会受到基因的影响:CACNA1C 基因 rs1006737 位点的不同类型,会影响到大脑加工语言的过程中左侧楔前叶和左侧额下回的活动。在正常人群中,携带 A 型的个体相比于 GG 型在语言流畅性任务中表现更差。

    参考文献:

    口吃和失语症:

    徐杏元, 蔡厚德. (2007). 发展性口吃的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5(2), 326-332.

    Racette, A., Bard, C., & Peretz, I. (2006). Making non-fluent aphasics speak: sing along!. Brain, 129(10),

    2571-2584.

    唱歌、语言与左右脑:

    范琳, 刘振前. (2012). 右脑语言功能研究的进展. 当代语言学, 14(3), 272-285.

    Stewart, Lauren and Walsh, Vincent and Frith, Uta and Rothwell, John (2001)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duces Speech Arrest but Not Song Arrest. Annals of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pp. 433-435.

    Jeffries, K. J., Fritz, J. B., & Braun, A. R. (2003). Words in melody: an H215O PET study of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singing and speaking. Neuroreport, 14(5), 749-754.

    CACNA1C 基因:

    Krug, A., Nieratschker, V., Markov, V., Krach, S., Jansen, A., Zerres, K., ... & Mühleisen, T. W. (2010). Effect of CACNA1C rs1006737 on neural correlates of verbal fluency in healthy individuals. Neuroimage, 49(2), 1831-1836.


    关注各色 DNA(微信公众号:gesedna)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