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不想把欢脱的对象拍糊?提高一下「宽容度」就好了 Timothy Wang,职业摄影师 解释下什么是宽容度: 宽容度是指感光元件记录景物量度范围的能力。 这个怎么理解呢,先举个例子,以便帮助大家快速的理解宽容的的概念: 首先我有一张由某高宽容度相机拍摄的 RAW 原片,这张照片具有非常高的宽容度。 从左到右,第一张是相机直出的原图,看起来一片黑。 第二张加一档曝光,第三张加两档,以此类推。 可以看到原来暗部没有的细节逐渐显现了出来,虽然原照看起来没有纪录下暗部的细节,但是实际上这些细节已经被相机“偷偷”记录下了,只要在后期拉高曝光就可以了。 同理,如果一张过曝的照片减少曝光,也有类似的效果。 但是请大家注意,为了实现宽容度的后期控制和操作, 对于数码相机,我们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 相机具有高宽容度 必须是 RAW 格式输出的无压缩文件 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细节肉眼可见。 如果是胶片: 必须是负片并,且负片拥有比所有数码相机更高的宽容度,黑白比彩色拥有更高的宽容度 底片要精确冲洗,温度、药剂等需要严格控制 在此我们对胶片不做过多的讨论,对于数码,能满足上述的三个条件我们才有谈论宽容度的可能性。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手机显然是不具备高宽容度的,然后如果拍摄输出文件选了 Jpg 那么也无法体现宽容度,至于说入门级别的单反和单电,这些设备具有基本的宽容度,如果要求像上述案例中的那种高宽容度,那么一般专业级别的相机才可以达到。 但是宽容度的操作并不是无损的,我们在后期处理中增减曝光, 操作范围大往往会伴随以下的问题: 噪点:增减曝光会使照片显现出噪点,这无法避免。 色阶断裂:在部分相机输出的照片中,增减曝光会使照片产生不均匀的色条,即色阶断裂。 所以高宽容度并不意味着十全十美,只是越高的宽容度会给我们越大的操作空间。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拍清楚运动中的人物 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快门速度。 同样的场景,我们有以下方式来高快门速度: 大光圈 高 iso 高 iso+大光圈 闪光灯(特定情境) 如果采取了以上措施还不能满足现场要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宽容度了,前提是宽容度够高。 我们可以讲相机设置为手动曝光模式,然后采用足够的快门速度,最大光圈和最大可用 iso。这种情况下尽管拍摄出来的内容看起来很黑,但是在后期也有操作的空间。 举个两个例子 第一个,常规情况下: 具体情境是,我在时速 300KMH 的高铁上看到铁路边的田里一群一群的鸟,我感到这个画面非常美。但是太阳快落山了而且火车跑得非常快以及鸟飞的也很快。 于是我把快门速度设置在 1/4000,iso800,光圈 2.8,拍了这样一张鬼东西: 什么都没有,不过我还有宽容度…… 第二个,闪光灯开启补光的情况 这里有只小猫,我们要抓拍它,它动的很快。由于距离比较近我们可以开启机内闪光,同时采用手动曝光组合,进行比较极限的曝光,出来的画面是这样的: 暴力的加 3 档曝光 我真的不是在逗你们。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