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 你在看什么? - 啊这有个鸟好好看 Lens,"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把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Lens」是已被知乎认证的「机构帐号」,文末有对这位新朋友的介绍:) 你有多久没在起床时听到小鸟的声音了? 那是童年记忆的一种。眼睛还没睁开,窗外叽叽喳喳的声音就把耳朵叫醒了。比起叫声,鸟儿本身的存在倒显得神秘了许多,常常只是一个从树枝里扑腾飞起的影子,遥远,无拘无束,然后在某个季节结伴消失。 披头士乐队的保罗 · 麦卡特尼很喜欢鸟类,这个爱好也成了他很多首歌的灵感:《白色专辑》里的歌曲 Blackbird、Band on The Run 里的歌曲 Bluebird 等等……「我一直很喜欢鸟类,这是我人生的一大主题。」他说,「我觉得它们是自由的象征,是离开的象征。小时候,我是一个痴迷的鸟类爱好者,并拥有一本口袋书 The Observer’s Book of Birds。我住在利物浦的郊区,不需要走太远就能深入到乡下。」 你是不是也曾如此,对鸟类的生活感到好奇?下面有一些关于鸟类的纪录片,那来去自如的生命,可以从这里去靠近…… 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2001) IMDb 评分:8.0 关于鸟类的纪录片,不能错过到法国人拍摄的《迁徙的鸟》。 片子在开头解说道,「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归来的承诺。它们历经艰险,飞过上千英里的旅程,只为一个目的:生存。候鸟的迁徙,就是为生命而战。」 从法国乡村的一处池塘开始,灰雁准备开始自己漫长的迁徙之旅。 而后,镜头还跟随了成千上万的鸟儿迁徙,飞过了喜马拉雅山脉、撒哈拉沙漠、格陵兰岛的冰川、中国的稻田、东欧的工业区……随着鸟儿的飞行、舞蹈和生老病死,观者如同身在其中,感受着生命的重量。 最后,镜头再次回到那个法国乡村的池塘,灰雁归来,已是春天。 这部片子纪录了候鸟迁徙的真实场景,拍摄历时 4 年,跨越了 7 个大洲,胶片长达 949 公里。对导演自己而言,它甚至不是纪录片,更像是一部「自然的故事」。 飞越地球 第一季 Earthflight Season 1(2011-2012) IMDb 评分:8.5 《飞越地球》是 BBC 的六集纪录片。创作人员走过了 40 多个国家,拍摄耗时四年,纪录了鸟类所看到的世界。 在欧洲篇里,白鹤离开非洲,试图抵达欧洲的大门——伊斯坦布尔;罗马炎热的天气吸引了 2000 万只椋鸟;匈牙利的崖沙燕从空中捕捉蜉蝣;在英国的巴斯岩,塘鹅的俯冲视野是绝佳的观景角度…… 在非洲、欧洲、南北美洲、亚洲和澳洲,片子则会提供另一番风景。它像是一场和鸟儿一起飞过的环球旅行。 电报山上的野鹦鹉 The Wild Parrotsof Telegraph Hill(2003) IMDb 评分:7.9 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的电报山上,失业音乐家马克 · 比特纳(Mark Bittner)住在一栋小屋里,陪伴他的是一群吵吵闹闹的野鹦鹉。马克喂养它们,为每一只都起了名字,并与它们成为了朋友。 在纪录片中,鹦鹉「康纳」照顾着自己的朋友;「毕加索」和「苏菲」则是一对爱侣,但后来「毕加索」消失了,「苏菲」开始哀悼……在相处的过程中,马克从这群野鹦鹉身上寻找到了生活的安慰。可当他不得不从这栋小屋搬走时,他要如何面对与这群野鹦鹉的分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着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看完这个纪录片,你会发现人类其实和这群小生物有着太多相似之处。 鸟类秘闻 第一季 The Secret Life of Birds Season 1(2012) IMDb 评分:7.8 从野外的海岸到城市栖息地,这部 BBC 纪录片探索着鸟类的秘密,试图挖掘它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度过寒冷冬季、躲避掠食者、和人类在城市共处…… 主持人 Iolo Williams 同时是一位野生动物专家。在片中,他将带着观众走近鸟类,去发现它们为适应环境作出的改变,研究它们的飞翔能力、伪装能力、恋爱关系、筑巢过程等等。 该纪录片一共有五集,来一起窥探鸟儿们不为人知的生活。 鸭之物语 An Original DUCKumentary(2012) IMDb 评分:7.8 这是一部关于鸭子的纪录片。 鸭子是很古老的生物了。在人们眼中,它们表现得似乎有些呆笨,但事实是,它们是非常善于运动的鸟类,有些品种的飞行时速甚至高达 100 英里,可以顺利逃脱前来捕食的老鹰。 在片中,你可以看到绿翅鸭飞行,看一个北美树鸭家庭如何迁徙上千英里,养育并保护它们的孩子,还可以和鹊鸭一起迁徙…… 每一只鸟都是独特的,就连我们自以为熟悉的「鸭子」还存在着如此不寻常的一面。 大自然的翅膀 Les Ailes de la Nature(2002) IMDb 评分:8.3 「很久以前,鸟类就已在谱写它们的故事。那比人类早多了。鸟类高高展翅,飞过庞大的恐龙。它们见证了大陆变迁、海水枯竭以及冰川消融;它们见证了伊甸园变为沙漠,冰川之地长出绿叶……」 执导这部片子的正是《迁徙的鸟》的导演雅克 · 贝汉。每年,数百亿的鸟类都要经历那漫长的旅途。他再次纪录了鸟类迁徙的过程,让人们更加了解鸟类为生存所付出的努力。 它一共被分为三集。第一集为春夏篇,镜头追随了野鸭、鹈鹕等各种各样的鸟类,纪录了它们寻找同伴的过程。第二集为秋冬篇,在上一集的基础上,这里的鸟类开始了它们一年一度的远行——迁往非洲,躲避严寒。第三季为海鸟篇,介绍了海鸟觅食、恋爱、筑巢以及繁殖后代的生活经历。 帝企鹅日记 March of the Penguins(2005) IMDb 评分:7.6 别看企鹅又肥又憨的,它们也是鸟类家族的一员。 对于在南极定居的帝企鹅来说,海洋就是食物的来源。可每到秋季,成年帝企鹅就要离开海洋,深入南部的陆地去寻找稳定的、可以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在那里,帝企鹅们恋爱,并产下一枚企鹅蛋——它们未来的孩子。然后,两个月都未曾进食的企鹅妈妈会开始漫长的旅途,返回海洋去寻找给孩子的食物。这个觅食之旅甚至长达 100 公里,会让企鹅妈妈减掉三分之一的体重。企鹅爸爸们,则抱团取暖,一起孵化各自的宝宝。他们唯一的饮水来源就是降雪。当企鹅妈妈归来,企鹅爸爸们又将踏上去海洋觅食的征途…… 这是法国导演吕克·雅克执导的纪录片。整部片子始终贯穿着长途跋涉以及帝企鹅和饥饿的斗争。一群看起来笨笨的帝企鹅,用最默契的方式,一起度过漫长又艰难的冬天。 (插嘴一句:《帝企鹅日记》原版旁白配音是摩根 · 弗里曼) 野鸟世界 The Life of Birds(1998) IMDb 评分:9.0 「鸟类是全世界最有成就的飞行员。它们时高时低、时急时缓地飞翔,有着非凡的控制力。」 《野鸟世界》是 BBC 的自然纪录片,由英国知名自然节目主持戴维 · 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撰稿主持。从第一集至第十集,他研究了鸟类的进化起源、生活习性和繁殖后代等等,更在片中探讨了鸟类在世界上不得不面对的生存难题。 制作团队花了三年时间,走访了 42 个国家,才得以完成这长达十集的纪录片。并且,所有鸟叫声都是同期录制的,而非后期增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们是如何吸引这些小生物靠近镜头的呢?制作人员会播放鸟儿同类的叫声,吸引它们回应并上前寻找同类叫声的源头。 在纪录片的结尾,戴维·阿滕伯勒说道,「早在我们之前,鸟儿就在大洲之间飞翔穿梭。早在我们之前,它们就抵达了地球最寒冷的地方,南极。鸟儿能够在最炎热的沙漠中存活,有些甚至能一口气飞行好几年。它们能环行地球。现在,我们人类占领了陆地、海洋和天空,但只要拥有技术、爱心和知识,我们保证这美丽多彩的鸟儿仍能在地球上拥有一席之地——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当然,我们必须这么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知乎机构帐号」是机构用户专用的知乎帐号,与知乎社区内原有的个人帐号独立并行,其使用者为有正规资质的组织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这不仅是知乎对机构的「身份认证」,更是涵盖了内容流通机制、帐号规范等全套帐号体系。和个人帐号一样,机构帐号开通不需要任何费用,同时也受社区规范的监督管理,并要遵守相关协议。目前机构帐号入驻采用邀请制。您可以通过 什么是「知乎机构帐号」 来了解更多机构帐号信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