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辨别一幅画作属于哪个派别?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10-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能一眼看出绘画作品的派别是很厉害,可然后呢?

    [​IMG] 翁昕,艺术经纪人;专栏《不艺术不幸福》;微信公众号:artalkweng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如何“回家后”辨别出作品属于哪个派别。

    二、如何“一眼”辨别出作品属于哪个派别。

    要达成第一步其实很简单,看到一张画以后,拍下来,把它丢到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上,搜索相似图片,应该就可以知道这张画是哪个派别了。

    听起来很没有技术含量对不对?事实也是如此,要想“一眼”看到后就辨别一件作品,并没有什么一点就通的技巧,需要的是在行业内长期的浸染。尤其是很多艺术家的风格自成一家,他自己都说不清自己属于什么派,很多还是别人给扣上的。

    比如这个:

    [​IMG]

    马奈《莫里索》

    现在,马奈的作品常常和印象派放在一起,但是他自己可是非常执着地声称“我不是印象派啊!我可是正经艺术家,别把我跟那群业余的熊孩子放一块儿!”可是从他的画法上,取材上,很多人又觉得确实和印象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印象派的那群小兄弟也常常想在搞展览的时候叫上马奈。一来二去,马奈这就算是洗不清了,以至于被动地成为了印象主义运动之父。

    包括同为印象派的德加,身为一个富二代,很多时候也是看不上那些和他一块参展的印象派画家的,因此总要和他们保持距离。塞尚就更不用说了,自己远离喧嚣,不跟大家玩,弄了个小船出去画画去。塞尚的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而直接继承者寥寥,因此很难像马列维奇或者克里姆特那样单独撑起一个门派来。既然如此,就只能用“后印象派”来称呼这个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家了。

    面对这样单打独斗的艺术家,就需要观众对艺术史的各个环节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哪怕是一个没见过的艺术家,通过他的画面也可以大体知道他受了谁的影响,进而归纳成派。但千万不要教条,不要看到线条就觉得这个是抽象。就像骑白马的不见得是王子一样,画线条的可能是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还可能是米罗。康定斯基的线条灵感来自音乐,马列维奇则是对造型的研究,而米罗的线条画是因为他接触了“禅”。

    [​IMG]

    康定斯基 《白之上 2 号》1923

    [​IMG]

    马列维奇 《至上主义》1921-1927

    [​IMG]

    米罗 《在白背景上的画》1968

    进一步说,哪怕是在印象派这样还一起做展览的艺术流派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雷诺阿画人体比较有感觉,西斯莱画得帅,毕沙罗画得拙,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所以,小翁希望鼓励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让美术史当中的“门户”之见束缚了自己的双眼。画家画画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给人读的。哪怕像巴奈特·纽曼这样的抽象艺术家,他的主张也仍然要依赖画面来表述。所以,画派可以作为一个辅助了解艺术家的手段,但如果先入为主地觉得“你是洛可可风格的艺术家,所以你的作品一定是奢靡的。”进而忽视了华托画面当中的那种在富丽堂皇之下的忧郁和伤感,那就太可惜了。

    [​IMG]

    华托,《小丑吉乐》

    当一个观众对画面和史论两方面都烂熟于胸的时候,就成了我们口中的专家。这之中的最佼佼者如徐邦达,他不但能分出这个画是什么派,还能说是谁画的。不但能认出艺术家,还能判断画作的真伪。不但能判断真伪,甚至不用看到整张画,只要看到一截就行。因此,徐老得了个外号——“徐半尺”,说他只要打开半尺画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这听起来很神乎其神,但这就像一个大厨并不需要把一盘菜全吃光才能品评菜的好坏一样,看画看到这个份上,就是鉴定家。

    希望题主的心灵和眼睛永远不为各个主义和流派所束缚,享受艺术而不是学习艺术。这样最好。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