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饱受饥饿的儿童会出现大肚子?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10-1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IMG] 田吉顺,丁香诊所,私信前先看个人简介

    应该是因为腹水的原因。

    人体内有超过一半的成分是水,包括血管内的水(参与组成血液)和血管外的水。血管外的水,在细胞和组织之间 的大多数是胶冻状态,只有一小部分的液态水,可以想象成吃的果冻,上面还漂着一点点的水,组织细胞间的水大体就是这种状态的。

    因为水分子很小,可以轻松通过血管壁的间隙,所以血管内外的水是可以相互交换的。那么是什么保障了血液量和组织间水分量的大体恒定呢?就是血管内外的压力差。水往低处流,哪里压力低就往哪里跑。而这个压力,除了机械的压力,还有一个渗透压,可以理解成水分子密度差异造成的压力,水分子要四处扩撒,从密度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流。

    关于渗透压,比较重要的是胶体渗透压,而参与形成胶体渗透压的,是一种叫做白蛋白的东西。可以把白蛋白想象成海绵,有吸水的功能,哪里的蛋白多了,水就会被吸到哪里去。一般血液里的蛋白量高于组织间。

    这样,血管里的机械压力和组织细胞间的水压,血管里的渗透压和组织细胞间的渗透压,两组压力达到某种平衡,血液量和组织间的水分也就达到了一个平衡。任何打破这种平衡的原因,都会造成血管和组织间的水分含量的改变。

    长期严重饥饿的时候,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主要的原因是蛋白的缺乏。因为长期的饥饿,造成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本身蛋白质的摄入就少。同时,长期严重的饥饿、营养缺乏,可以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进而可以影响肝脏功能,肝脏同时具有合成功能,参与蛋白的合成,肝功能受到损伤的时候,蛋白的合成也下降。这样,摄入的少,合成的少,最终的结果就是,血液里的蛋白量下降。这就是低蛋白血症。

    血液里白蛋白的含量下降,血管里少了吸水的海绵,血管内外的平衡被打破了,于是水分大量流入组织细胞之间,使组织细胞间液态水增加。当这些水都积在腹腔的时候,就形成了腹水,外表看起来就是大肚子。

    另外,腹水只是低蛋白血症的一种表现,如果水积在胸腔,就是胸水,可以影响呼吸,出现胸闷气急。还可以出现下肢,表现为下肢水肿等等。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