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neyCarton 1、《茶舞》 一部巴西(出生地)导演在新加坡拍的粤语电影,吴镇宇和哈维·凯特尔同时出演。这些吸引不了你也正常,全球化时代,电影里出现多国部队很正常。看片儿吧,影像本身自然会令你讶异。都玩拼贴,都玩圆形叙事,都玩碎剪,到现在没见着一部给我冲击比这部大的。《低俗小说》玩的程度不过是《西安大追捕》枯井里的碎尸,卸了好几个混一起罢了,这部才是《占星术杀人魔法》,原来真的会产生新人类耶~ 2、《圣山》 起先是被朋友截这片的图吸引,真抓来一看,比截图上看到的更牛逼。这片肯定是艺术片,而且离宋庄也不远,但不是所有的淡都装得让人昏昏欲睡。看着导演玩到 high,我一边 high 到一边替投资方默哀。 3、《心理游戏》 汤浅政明真是个让人上瘾的神经病啊…… 4、《立食师列传》 刚看时,森森觉得应该把押井守这种偷工减料而且肆意吐槽业内人的鬼(bai)才(lei)吊起来打。但是,后来看了一部所谓的大师作之后,我又为鸭子深深地鸣不平:唢~呐~评价标准差异这么大真的大丈夫?那部大师作叫《堤》。 5、《24 小时》第一季 不枉是被《电影手册》选入年度十佳的电视剧,形式上这么创新不说,故事内核也一扫娘炮风。哪怕十几年过去昔日的新模式现在已成窠臼,还是教人不离不弃。 6、《落叶》 “烦死了,看电影时不要谈思想行不行?” “没有深邃的思想那还是好电影吗?” “切,电影又不靠‘思想’活着,就为了‘爽’一把不行吗?” “你的爽也是来自情节推进、剧本撰写啊,说到底还是逃离不了'思想'的。” ”哼~我一定要让你知道,只为‘爽’而生的电影是什么样子。“ 嗯,就是这个样子。 7、《巴里 · 林登》 全工种全环节满分完美作。 8、《泰特斯》 玩后现代的人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有现代都市的激情演绎了,为什么单选这部?因为平衡。它在古典台词和现代价值观、古代背景和现代器物、舞台式呈现和电影表现之间达到了平衡,刚刚好。 9、《安娜 · 卡列尼娜》 被演绎了无数次的安娜中,乔·赖特的版本肯定不是口碑最好的,但绝对是最独特的,感觉主创们像唱着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打碎了第四堵墙。不过…… ”乔同志,我们中间出了一个工贼!就素她——凯拉……“ ”住口,服装师同志!“ 10、《悔恨》 看之前,已经满带着政治批判片甚至政治惊悚的期待去,以为不过是一部苏东国家的加夫拉斯电影。我错了,哪怕政治批判也能如此诗意。 11、《枪火》 现在看杜 sir 电影不出个多人对峙、以静制动就觉得不正常,第一次看到这手,就在此作。 12、《冲锋陷阵》 后《无间道》时代的香港电影,一方面是市场的衰落,一方面是影像失去了原来的锐气和不羁,精致得越来越像广告大片。在林超贤还未成长为纯粹类型片工匠时,他身上还有些无厘头的气质。《江湖告急》是歪着嘴讲正经事,这部《冲锋陷阵》才是彻彻底底的玩闹时光。 13、《父子婚事》 在后现代、元叙事、间离等等装逼符号尚未污染我幼小心灵之时,这部电影已经用实际行动为我洗脑。 先这么些吧。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