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潜意识广告」真的存在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7-06-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我觉得广告能控制人的潜意识,不知不觉就花了钱」

    [​IMG] 杨彼得,Marketing废柴大叔一枚

    潜意识广告是否有效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潜意识地影响消费者从技术上是可能的!

    2014 年美国消费者心理学会的 Park 奖(Society for Consumer Psychology: Awards),颁给了 2011 年的一篇文章《Unconscious Transfer of Meaning to Brands》。

    [​IMG]

    [​IMG]

    论文相关的实验在香港大学举行,电脑快速在一堆汉字间切换,只有在显示“黑”或者“白”这两个字时,参与者才按下按键。在出现汉字“黑”或“白”之前,电脑屏幕其实分别显示两个虚构的中文品牌名称,但是虚构品牌的显示时间只有 26 毫秒,因此参与者来不及意识到看到的这两个品牌名称

    在这个实验以后,再请观众为可乐和豆奶分别选一个品牌名称,结果发现:

    • 选择豆奶时,参与者均比较不喜欢在“黑”字前出现的品牌名称;
    • 选择可乐时,参与者均比较不喜欢在“白”字前出现的品牌名称。

    [​IMG]

    这篇论文的结论是:

    即使人们认为自己没看见虚构品牌的名称,但 26 毫秒的短暂显示足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颜色和虚构品牌的连系,影响到他们对品牌名称的感觉。

    潜意识广告的概念最早产生于 1957 年,一名市场研究人员 James Vicary 声称他在美国新泽西电影院播放《Picnic》这部电影时,把印有“喝可口可乐”和“吃爆米花”这些话语的图片穿插在电影中很快地闪过。结果发现,戏院的可乐和爆谷的销量分别增长了 18.1%和 57.5%。(来源:James Vicary - Wikipedia

    [​IMG]

    James Vicary 宣称的这个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是冷战时代的缘故,人们担心这种技术会被政府用于洗脑宣传。

    当年一位新闻记者 Vance Packard(Vance Packard - Wikipedia)还出版了一本名为《隐藏的说服者 The Hidden Persuaders》的书,书中讨论了营销人员采取的一些从心理层面控制消费者思想的广告手段,这进一步引发了消费者担心美国政府也会采取同样的技巧进行洗脑宣传。

    [​IMG]

    可是等到了 1962 年,在一次电视采访中。James Vicary 承认自己的研究结果是伪造的,尽管如此,但是许多人还是相信,潜意识广告是存在的。

    总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有关潜意识广告的争议没有停止,科学研究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定论。

    除了缺乏权威的科学实验证据,我觉得是没有限定清楚潜意识广告的范畴。

    比如 1974 年 Wilson Key 的《潜意识诱惑 Subliminal Seduction》的书封面采用了一张鸡尾酒配柠檬角装饰的图片,图片旁边写着一句:“这张图片是否勾起了你的性冲动?”

    [​IMG]

    如果这种带有心理学暗示的设计都算潜意识广告的话,那么,潜意识广告无处不在。

    比如可乐和一些啤酒瓶的外观设计。

    [​IMG]

    大量的广告创意设计。

    [​IMG]

    基于这种对潜意识广告任意扩大范畴的理念,各种牵强附会的解读开始出现。

    [​IMG]

    [​IMG]

    [​IMG]

    [​IMG]

    [​IMG]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骆驼牌广告中隐藏着一个裸男的阴谋论...

    [​IMG]

    这种牵强附会的带有明显阴谋论的盲目扩大对潜意识广告信息的解读方式,是不合理,也是无意义的。

    如果潜意识广告是指用人类无法觉察的速度快速闪现某些信息,近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也显示了潜意识信息对人们行为影响的可能,比如通过核磁共振(fMRI)扫描脑部,发现虽然观众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大脑的一些部位,比如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体等,确实被激活了。

    [​IMG]

    来源:Exposure to subliminal arousing stimuli induces robust activation in the amygdala, hippocampus, anterior cingulate, insular cortex and primary visual cortex: A systematic meta-analysis of fMRI studies

    [​IMG]

    所以,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潜意识信息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模式和合理应用没有达成一致,但是,潜意识广告,从技术上来讲,是可能的。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某些信息确实能够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可是,如果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广告,为啥费力做运作方式不清楚的潜意识广告。

    所以,强意识广告,技术上可能,现实中罕见。

    [​IMG] 王萌,心理学研究生

    就我的理解,您所说的“潜意识广告”可能是我们所说的阈下知觉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

    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低于阈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反应。作用于各种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感受。那种刚刚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虽我们感觉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度娘之】

    具体应用到广告中,就是在正常播放中,加入几帧目标产品,但是播放速度极快,观众意识不到自己曾经看过相关产品。可口可乐和炒玉米产品都曾做过类似尝试,在电影播放中加入几帧,结果发现销售量有上升。

    但是研究者未能重复出该类实验结果。

    结论就是,在学术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阈下知觉广告存在,换言之就是在严格实验条件下,阈下知觉并没有达到广告效应。

    但是在广告应用中,有些人在使用。

    附赠两篇相关文章连接 http://www.docin.com/p-64902506.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2b156b7f31b765ce0508140f.html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