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评价成龙电影《英伦对决》?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7-12-2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后悔当时没贡献一张电影票

    [​IMG] 红盾局长克里斯,MC 2$imple a.k.a. 绯红机甲

    昨天看到 @Cynthia Lau 的推荐才看了这部片的,作为一个爱尔兰历史爱好者,看完之后有点后悔之前没给贡献一张电影票。

    想聊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语境,一个是成龙扮演的角色的设定问题。

    历史语境

    这部电影的原作是英国畅销作家史蒂芬·莱瑟(Stephen Leather)的《中国佬(The Chinaman)》,我没看过原作,不过这本书的出版年份是 1992 年,正是历史上爱尔兰共和军活跃的高峰期。电影版的背景显然是最近几年,是安息日协定乃至新芬党 / 民主联合党联合执政之后的事情,所以还是改了很多设定,这里先聊英爱关系的部分,成龙的角色放到后面说。

    电影版里我们应该贴一个小补丁,UDI 换成 IRA(爱尔兰共和军),Authentic UDI 换成 Real IRA(真爱尔兰共和军),Quinshae 换成 Sinn Féin(新芬党)就好了——多嘴一句,我认为给这些共和派组织换假名毫无必要,因为这部电影反正也没有在英国和爱尔兰上映。

    关于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和爱尔兰共和军我之前写过一些简介,参见:

    红盾局长克里斯:如果爱尔兰共和军没有与英国讲和,现在会继续进行恐怖袭击吗?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624117/

    作为精神新芬党党员,当北爱尔兰副首席大臣利亚姆·亨尼西(Liam Hennessey)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我就差点喷了一口水。这不活脱脱我党党首盖瑞·亚当斯(Gerry Adams)么?

    [​IMG]

    (电影中的亨尼西)

    [​IMG]

    (左边是现实中的盖瑞·亚当斯,右边是马丁·麦吉尼斯,我们等下再聊他)

    先说说这位在电影里被黑得飞起的盖瑞·亚当斯吧。现实中的亚当斯倒是没有像电影里那样有很多家人因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而死,但他的确出身于一个共和派世家,他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跟爱尔兰共和军关系密切,他本人更是贯穿整个“麻烦(the Troubles)”时期的关键人物。他从 60 年代末期动乱开始时就参与了临时派爱尔兰共和军(Provisional IRA,也就是后来的爱尔兰共和军主流派系)的活动,数次被拘留或者判刑。亚当斯在 80 年代初转向政治斗争,成为了新芬党党首,并在西贝尔法斯特选区当选英国下议院议员——当然了按照新芬党传统他并不会去威斯特敏就职——此后他深度参与了 90 年代的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以及《受难日协议(Good Friday Agreement)》的签署。直到现在,他仍然是新芬党党首。

    [​IMG]

    (2015 年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和盖瑞·亚当斯历史性的握手)

    不过也要说说电影里的亨尼西跟亚当斯的区别,那就是现实中的亚当斯没有担任过北爱尔兰副首席大臣。在《受难日协议》生效之后,北爱尔兰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两个人,首席大臣和副首席大臣,分别从民族派 / 共和派和联合派 / 忠诚派中选出。虽然官名有别,但两位大臣权责完全相等。这个制度虽然可以尽量平衡两大派系,但是也非常容易导致拉锯战从而使得政府悬空。例如 2003 年到 2007 年之间,以及 2017 年 1 月 9 日之后到现在都出现了首席从缺的局面。

    新芬党是在 2007 年 5 月夺取民族派 / 共和派的控制权的。不过他们派出来担任副首席大臣的不是党首亚当斯,而是另一位资深前共和军指挥官马丁·麦吉尼斯,也就是前面图片站在亚当斯右边的那个人。

    在小说原著里,亨尼西来自新芬党,搞爆炸案的人来自当时的主流爱尔兰共和军。但是电影版发生在受难日协议之后,甚至是 2007 年新芬党主导北爱尔兰政府之后,主流爱尔兰共和军早已偃旗息鼓,搞事的被换成了真爱尔兰共和军,也就是 1997 年协议签订时拒绝停火的激进派爱尔兰共和军分子。

    [​IMG]

    亨尼西的台词里提到的奥马爆炸案,就是 1998 年 8 月 15 日真爱尔兰共和军在北爱尔兰奥马导演的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这次爆炸案一共导致了 29 人死亡、超过 200 人受伤。所以其实这里有一点点小小的不严谨,因为按照电影里之前的台词,骑士桥爆炸案只导致 12 人死亡和 36 人受伤(也许可以解释为此前的新闻里统计数据不完整)。此外,亨尼西提到的历史上的袭击事件几乎都是真实的。

    另一个值得一聊的人物是亨尼西的侄子肖恩·莫里森(Sean Morrison)。他显然是共和军的秘密成员,但他的表面身份是皇家爱尔兰团(Royal Irish Regiment)的荣誉游骑兵。这个皇家爱尔兰团成立于 1992 年,是一些忠诚派武装力量重组成的,所以很显然,这里的服役人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圣公会 / 长老会信众,而肖恩·莫里森作为天主教徒不但去参了军,还拿到荣誉称号,这一点显得特别突兀,所以关玉明还专门问过他。

    在被召回贝尔法斯特之前,莫里森生活在纽约,这也是有历史背景的。因为 19 世纪爱尔兰大饥荒导致很多难民移民去了美国,这些人扎下根来之后就变成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资金和人力来源。20 世纪以后,共和派依然从美籍爱尔兰裔中筹措活动经费,同时也利用美籍爱尔兰裔在政界的影响力促使美国政府干预英国政府——最好的例子就是有爱尔兰血统的比尔·克林顿对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调停。

    共和军线的剧情基本合理,新芬党和新爱尔兰共和军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矛盾的关系,跟历史上共和派内部多次路线斗争都是一样的风格。不过这个电影版真的是把亚当斯黑出屎来了,老战友反水,老婆跟侄子劈腿,最后还被英国人抓个正着,完全变成了伦敦的傀儡。

    成龙的角色的设定问题

    小说原著里这个角色叫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先效力于越共,后来转投美国,在越共得胜后入狱被折磨,后来携带妻女跑到了香港,再辗转去了英国。也就是说他虽然被称为“中国佬(Chinaman)”,但其实是越南人,这个现象本身也说明了亚裔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被忽视的现实。

    电影版里把名字改成了关玉明(Quan Ngoc Minh),其实还挺诡异的。因为这个角色出生在中国的广西,但是姓名都是越南语拼音的写法。按照电影里亨尼西看到的资料闪过的画面,关玉明在 1967 年以志愿军身份加入了越共阵营,后来被美军俘虏,之后基于某些原因投降美军,还立过战功。

    最后他逃离胡志明到新加坡再到英国,应该是跟越南国内的排华浪潮有关。

    时间线很饱满,不过关加入美军的过程没有展开说,显得有点不令人信服。

    还有就是一些其他的小细节:

    利亚姆·亨尼西的妻子玛丽提到的她家人死在 UVF 手里。这里的 UVF 指的是厄尔斯特志愿军部队(Ulster Volunteer Force),是 60 年代末随着爱尔兰共和军的活跃而诞生的联合派武装力量,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用爱尔兰共和军的手段去反对爱尔兰共和军,安炸弹、刺杀要员一样也不少。这个组织同样也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中宣布停火。正如英国方面赦免了很多爱尔兰共和军,共和军 / 新芬党方面也不再追究厄尔斯特志愿军活跃分子的责任。

    关玉明开车渡海进入贝尔法斯特的时候,墙上有一副宣传画:

    [​IMG]

    这个事件很有名,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军都说是对方先开火的,但事实是死去的五人都是被英军狙击手射死的北爱尔兰的平民和共和军成员。所以宣传画里会说“是公布真相的时候了”。

    利亚姆·亨尼西也提到了自己是“博格赛德屠夫”。这个博格赛德(Bogside)位于北爱尔兰的德里(Derry),是“麻烦”最早爆发的地点,也是整个“麻烦”时期冲突的焦点之一,著名的“血腥星期天”就发生博格赛德——1972 年 1 月 30 日,英军在这里开枪射杀了十四名和平示威者。前面那张宣传画里也把斯普林希尔事件称为“贝尔法斯特版血腥星期天”。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