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时间,陪伴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阅读原文 2003 年 4 月,SARS 病毒刚刚抵达香港。 那时,90 后老可爱时间君还在读小学, 边吃着饭边看《新闻联播》, 竟看到央视主播在播报某香港明星的跳楼事件, 而对于当时正青春无限好的 70 后、80 后来说, “张国荣跳楼身亡”无疑是一个惊天巨雷。 △ 2003 年张国荣葬礼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艺文界最卓越的人们都出席了张国荣的葬礼,而从世界各地赶来、数以万计的荣迷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那个下午全港的寂寥与萧然,是为这颗陨落的时代巨星唱响的挽歌。 同年 11 月,在香港填词界有「鬼才」之称呼的著名词人林振強因淋巴癌逝世。 △ 著名填词人、专栏作家林振强(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不熟悉林振强这个名字, 不过时间君相信 80 后、90 后,乃至 00 后都不会对陈慧娴《千千阙歌》、张学友《蓝雨》、陈奕迅《天下无双》 这些名字陌生吧? 它们的作词人都是林振强。 林振强离世的那个 11 月,张国荣的一生挚友梅艳芳拖着病体登上红磡舞台,为热爱她的歌迷献上情真意切的最后一场动人“绝唱”。 演出结尾,在一曲《夕阳之歌》中,她穿着拖尾长长的婚纱缓缓登上楼梯,留给世人一个最瘦削、独立、优雅的背影,在楼梯的尽头,她回首说了一句"拜拜"而不是"再见",决然转身。 △ 2003 年底 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一个月后,香港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再一年后,那个写出"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的才子黄霑因肺癌逝世。 他与倪匡、蔡澜的嬉笑怒骂、灵机才气都只留在了亚视荧幕中的《今夜不设防》里。 △ 亚视节目《今夜不设防》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张国荣、梅艳芳这两位时代巨星的离开,标志着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落幕。 随着林振强和黄霑的逝世,曾经那些独领风骚、快意恩仇、充满了香港侠气与市井烟火气的香港文艺作品也一并随风消散。 当我们刷屏张国荣、转发梅艳芳时, 我们其实是在怀念那个终结于 2003 年、香港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 虽然大多数 90 后、00 后没能亲身体验,但能够见证那个时代的落日余晖,已经让人自觉幸运。 △ 1986 年的港岛(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那时,香港的经济正在腾飞,狮子山下地价尚未寸土寸钻,任何人都可以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屋企、家庭、事业。 那时,仰赖本地经济的飞速发展,香港的创作者们深受世界一流艺术作品的影响,创作出无数融合了本土文化、与国际接轨的音乐、影视作品。 那时,香港土产的靡靡之音、声光幻影、江湖气概影响了几代亚洲青年,包括时间君和南韩综艺大神刘在石。 要知道刘在石可是能唱整首《英雄本色》主题曲的男人 △ 韩国综艺《Running Man》截图 假如把时钟的指针拨回到八十年代的话,我们能够有幸看到些什么? 1987 年,小马哥用假钱点香烟的镜头引爆了录像厅观影青年们的热血。 一夜之间,风衣、墨镜、嘴角斜叼牙签成为了最酷的 icon。 △ 电影《英雄本色》截图 这部现在看来是绝对强大阵容的电影当时其实是一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品,主创团队里面有被雪藏歇业好几年的吴宇森、被邵氏炒了鱿鱼的狄龙、背着“票房毒药”称号的周润发,还有演技尚不成熟、一度受到质疑的张国荣。 也许正是这帮看起来正在事业低谷的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才能将那种英雄末路的冲天豪气演绎得血肉毕现。 1988 年,张国荣受邀成为第一位亚洲区百事巨星, 同年美洲地区的百事代言人是 Michael Jackson。 △ 左:张国荣百事代言宣传照,右:签约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1989 年,张国荣在韩国出演 to you 巧克力广告, 品牌销量上涨 1000%(另说涨幅 300%)。 南韩的少男少女们宛如今天的天朝迷妹, 17 岁的千颂伊在采访张国荣的视频满脸娇羞, 如今的宋仲基夫人在与张国荣的合照里笑靥如花。 △ 1989 年 to you 广告拍摄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1990 年,王家卫带上了墨镜,杜可风的镜头下飞出一只无脚鸟, 这是张国荣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得到影帝奖项。 而王墨镜也成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开始了在国际影坛寻找一己之席的征途。 △ 电影《阿飞正传》经典独舞片段 1992 年,风流倜傥的乾隆在内地上映着,秋官却在香港演了一个极端十足的“疯人怪物”丁蟹。 一部《大时代》下两家人的恩怨情仇,三言两语道不尽复杂交织的漫漫人生,它借由丰富的人物探讨着人性的贪婪与私欲、良善与险恶、妒忌与包容 在时间君心中,它是“港剧 TOP”。 △ 电视剧《大时代》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有趣的是,随着此剧的播出竟诞生了“丁蟹效应”。 它指的是自《大时代》之后,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 A 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虽然听起来有些无厘头、不够科学,但是至今爱炒股的港人依然闻“蟹”色变。 △ 电视剧《大时代》经典桥段 1993 年,黄家驹在东京录制节目时,不慎跌落舞台,昏迷了 6 日之后离开人世。 之后,这只殿堂级香港摇滚乐队再没有新人加入, 也再没有创作出能够超越自我的新歌。 哀叹的是家驹英年早逝, 遗憾的是 Beyond 本可以创作出更优秀、更多元的音乐。 毕竟放眼今日的乐坛,大概没有人会再把一首叫做《真的爱你》的歌唱给妈妈,而不是爱人了吧? △ Beyond1992 年专辑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1996 年,《古惑仔》系列的出现让青春的热血与亢奋找到了最好的发泄出口。留长发的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是所有热血少年心中理想大人的模样,也让爸爸妈妈们头疼着自家儿子用钢笔在手臂上画的“纹身”。 △ 电影《古惑仔》截图 这一年,王菲不再是王靖雯。 Faye Wong 作为“Canto-Pop songbird”,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语流行音乐女歌手。 △ PHOTOGRAPH FOR TIME BY RUSSEL WONG (图片来源:TIME 官网)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一蹶不振, 花了十年时间 GDP 才重回到曾经的水平。 尽管如今的香港依然保留着老去的贵族风姿, 却适中无法回避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日渐式微的现实。 △ 港岛天际线夜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02 年,就在香港电影即将被人们遗忘之时,《无间道》横空出世,再次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 电影《无间道 I》截图 可惜的是,它不过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短暂的三部曲之后,该走下坡路的继续下着坡。 2005 年,仍在坚守香港电影最后一寸地的银河映像推出了《黑社会》。 △ 内地版(左)、港版(右)电影海报 杜琪峰以史诗的视角讲述了传统帮会制度的分崩离析,在利字当头的现代社会中,看起来很美的兄弟道义不复存在,一切都是利益的结合。 稳定压倒一切,所以在第二部的最后,一心只想做大生意的阿乐,不得不将龙头棒放进邓伯的棺材中一同火化。 至于未来会是如何? 阿乐不知道,杜琪峰也不知道。 △ 导演杜琪峰(图片来源:网络) 至此,香港电影人开始北上合拍,寻求新发展。他们带来了既已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却再也拍不出那种生猛美感和动人侠气,内地的市井生活中全然是婆媳矛盾、相亲很难,大荧幕或小屏幕上再也寻不着真正的生活烟火气。 香港演员再找不出第二个梁朝伟,青黄不接的现象逐年严重,去年的香港金像奖影帝是林家栋,1967 年生人的他已经过半百了。 对了,他就是《无间道 I》里最后枪杀了陈永仁的韩琛小弟。 香港乐坛在今天各种更酷、更潮、更先锋的音乐类型大受欢迎的环境下,不复往昔风光是必然,仅剩 Eason 陈一人撑起全场。 即使在内地火到演唱会场场爆满,但能够全场大合唱的仍是十年前的歌。 即便他的声音再好、情感再真挚,也再不会有张国荣或是梅艳芳那样大胆、先锋、兼具表演魅力与戏剧性的舞台。 △ 张国荣与梅艳芳活动合影(图片来源:网络) 在一个再不会产生巨星的时代里, 我们还可以去仰望上一个时代的巨星, 已是幸事一件。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