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曾经的「九龙城寨」究竟是怎样的面貌?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2-2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IMG] 网易看客 阅读原文

    [​IMG]

    九龙城寨算是在各种影视作品及游戏中上镜率极高的贫民窟。这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毒品猖獗,犯罪率极高,算得上是“罪恶”的代名词。

    而在 1930 年代的英统时期,这里也曾因为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被当做香港的“中国城”,成为欧洲游客的必去景点之一。

    九龙城寨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人们再也无从考察。1993 年,九龙城寨被拆除。此后,这里的人与事像是一夜之间消失,似乎所有的罪恶也都埋藏在历史的洪流中。此前,摄影师 Greg Girard 曾多次进入九龙城寨拍摄,并把照片编成影集《罪恶之城》(City of Darkness)。

    [​IMG]

    九龙城寨屋顶看香港,不远处是启德机场。

    军事之城

    九龙城寨坐落在香港九龙城东北部,始建于宋代,原是管控食盐贸易的军事哨所。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政府,这座地处九龙的哨所便有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后,清政府不断扩建、增防,并于 1847 筑起城墙,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寨城”。清政府的动作令英国政府感到不满。1899 年,英国政府不顾《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的规定,攻下九龙城寨,赶走清政府官员。

    清政府与英政府就九龙城寨的归属权一直存在争议,可事实上,双方都没有实施行政管理权。九龙城寨自此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居民也开始涌入昔日的军事要塞。

    [​IMG]

    1915 年香港地图。九龙城寨为右上角的"Chinese Town".

    二战后,为躲避动荡时局,大量难民涌入九龙城寨。1930 年代,九龙城寨人口不足 500;而到了 1947 年,有 2000 人居住在占地仅 2.8 公顷的九龙城寨里。

    而这个数据还在增长。1987 年,约有 33,000 人在寨城居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255,000 人,是现如今北京人口密度的 80 倍。九龙城寨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面对这样的混乱情况,港英政府彻底放弃管理;香港的华人三合会黑社会组织控制了九龙城寨。因此,这里成为了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国政府不想管、中国政府不能管的“三不管”之地,也就成为了罪恶的温床。

    [​IMG]

    拥挤的九龙城寨。

    垃圾之城

    可想而知,在这样拥挤的空间内,九龙城寨的生存条件极差。这里垃圾堆积成山,地上总是流淌着污水。因此老鼠是这里的王,和猫一般大,肚子胀得拖地走,猫鼠皆友,和平共处。

    [​IMG]

    1989 年,城寨楼里一角。

    人们从井里汲水,但这里的水大多不可饮用。水源上游是工业区,水里含有他们说不上名字的化学物质。九龙城寨的人们不曾见过水本身清澈的样子。

    [​IMG]

    1988 年,一口水井旁写着“不可饮用”。

    到了 1987 年,整个寨城三万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均来源于八个公共水龙头,其中只有一个位于城中,其余七个都位于寨城边缘,用水极不方便。

    [​IMG]

    一名男子正在用公共水龙头洗发。

    [​IMG]

    城寨里有专门的运水工人。这个职业直到 1993 年九龙城寨被拆除时还依旧存在。

    除了用水,在这里,用电也成问题。1977 年之前,九龙城寨的电力供给严重不足,大量线路过载,火灾隐患严重。直到 1977 年的大火之后,九龙城寨的用电问题才得到重视,政府决定为城寨安装供电线路。

    [​IMG]

    城寨错综复杂的结构使得布线工作极为困难。

    呼吸清新空气对这里的人而言就是天方夜谭。房间没有窗户,灰尘四起,散落飘舞。

    [​IMG]

    面粉厂一角,粉尘与电话机。

    可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九龙城寨的居民们也已经知足,因为他们还活着。

    生意之城

    1952 年,一份香港警察报告显示,这座城里有 154 个毒品聚集地,11 个色情场所,7 个赌场,和 13 个狗肉店。这里的生意,大多数是非法的。

    非法牙医诊所已然成为九龙城寨一道奇特的风景线。黄昏时分,斜晖散落在九龙城。如果顺着东头村路望去,就能看到牙医诊所招牌争相斗艳。

    [​IMG]

    从东头村路拍的九龙城寨。

    这里的牙医没有牌照,用的是从日本进口的二手器械,卫生条件极其简陋。顾客对此心知肚明,但因为收费便宜,他们也并不在乎。只要牙医技术熟练,不出命案,就各自相安无事。

    [​IMG]

    牙医诊所一角。

    Wong Yu Ming 在这里当牙医已经 40 年,他的妻子 Chueng Mei 是他助理。他说,这座城有 120 多个牙医,但专业水准特别差。大多数的牙医都有自知之明,只做洗牙和简单的补牙。涉及大手术时,因为不想惹上命案,他们会推荐病人到别处去。但也有人会跨过那条红线,所以一颗牙齿的背后,或许命案累累,血迹斑斑。

    [​IMG]

    Chueng Mei, 牙医助理。

    离牙医诊所不远,是各种食品加工厂。Hui Tung Choy 是广东新会人,在这里卖面条卖了 40 年。他的作坊开在一间几平米的小房间里,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一台小小的通风机躲在门后。作坊门后的街道臭气熏天,如果遇上炎热的夏天,这环境就更让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们还是会选择留在九龙城寨,因为租金便宜,而且劳工局、卫生局、消防局等相关部门对卫生条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九龙城寨,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有证经营。

    [​IMG]

    面条作坊。

    还有卖叉烧和鱼蛋的。在叉烧厂,门外杀好的猪直接被拖进屋来扔在地上,血水横流。鱼丸也在同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

    [​IMG]

    [​IMG]

    叉烧厂。

    [​IMG]

    鱼丸加工厂。

    Wong Yu Ming 经营着一家香烟店,这里的人从不讲价,因此他的生意蛮好,赚得不错。整条街上,舞厅,赌场,鸦片厂日夜笙歌。到了夜晚,透着煤气灯的一丝微光,他就这样旁观着,数着日子,度过了 60 年。

    在这里,吸毒贩毒是最平常的事,毒品比别处更便宜,品质也更纯。九龙城寨的人们认为吸毒和去酒吧没有什么区别。这里吸毒不分昼夜,也不用担心会有警察上门。

    在瘾君子之间,存在一条鄙视链:吃红丸(海洛因丸)的看不起吃鸦片的,吃鸦片的看不起吸白粉(海洛因粉)的。

    [​IMG]

    在九龙城寨屋顶的吸毒者。

    但无论这些吸毒者生前处在这条鄙视链的什么位置,最终他们的归宿大多是相同的。如果毒瘾发作而亡,就会被仍在公共厕所里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我有时在想,什么时候会轮到我呢”,当年在九龙城寨吸毒的 Wong Wai Chung 这样说道。

    庇护之城

    不管城外的人怎么看,对于九龙城寨里的居民来说,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这就是他们的家与归宿。对于弱者,这里拥有着最基本的尊重和保护。

    1979 年,九龙城寨里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为居住在此的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IMG]

    老人们来到敬老院喝下午茶。

    90 岁的 Law Yu Yi 和她 68 岁的媳妇住在一起,两人都失去了丈夫。他们从广东来,在这里住下,相依为命。

    [​IMG]

    Law Yu Yi 与她媳妇。

    傍晚,狭小的楼道里飘着饭香。伴着余晖,妻子在楼下做饭,其他人则来到房顶上聚集。老一辈会看着自己家和邻居家的小孩们一起玩耍,稍微大点的小孩会乘着夕阳做功课。屋顶上的童年,弥足珍贵。

    [​IMG]

    在屋顶上做功课的小孩。

    [​IMG]

    屋顶上的童年。

    九龙城寨离启德机场只有 50 米远,这里的人开玩笑说,撑只竹杠都可以把飞机打下来。也许这里的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坐过飞机,但轰隆隆的飞机声是日常的音乐。晚风微醺,爬上屋顶,看着飞机,哼着岁月的歌。

    [​IMG]

    飞机从屋顶上空掠过。

    [​IMG]

    瞭望飞机。

    “说实话,我并不觉九龙城寨有那么差,它给穷人提供了房子,给没有希望的人提供了家。有的人没有身份证,有的人没有钱,但九龙城寨收留了他们。他们需要有人把他们拯救。”Wong Wai Chung 说。


    1984 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时,双方政府一致同意要拆除九龙城寨。这里的三万余居民,超过一半都迁入了公屋或临时居住房,其余要么自行解决,要么买下了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1993 年 3 月 23 日,拆除工作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才结束。

    [​IMG]

    拆除九龙城寨时所用的不是炸药,而是落锤破碎机。九龙城寨的建筑依靠相互支撑,一旦侧面被拆,其余部分都会垮塌。/ 来源:华尔街日报

    一个月后,九龙寨城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公园,绿地葱葱。

    [​IMG]

    2017 年的九龙寨城公园。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