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player,平面动画设计 阅读原文 是这样,反正都是开脑洞,那我做个设定 假设现 代 客 机穿越到了几千年前 用现代的扁平画风,大概画出来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接近了 但是甲骨文什么的图案好像都是竖着画的 那甲骨文很有可能是这样 是不是感觉呼之欲出了? 过了好久好久,拜托了甲骨文,文字也变得百鸟争鸣,这个图案变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 横着的竖着的有发动机的没有发动机的一个翅膀的两个翅膀的 然后秦王扫六合,统一了文字,然后这个字变成了这样 感觉像模像样了呢 不知道哪一天起,隶书出现了。 俗话说,一百个人心里就有 100 个哈姆雷特 然后这个字又被妖魔化成各种版本的隶定字 这个好丑…那个别扭…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最后确定了其中一种写法 ………不要吐槽和兆和飞长的像 然后,由于种种原因,右边讹变成了人 为什么?看看“眾” 然后就是两种写法长期并存 然后有人长期争那种字形接近传统 是不是有模有样了 评论区找到“亾”这个字我佛了 好吧平行宇宙就平行宇宙吧 然后,这个字又由于某种原因,加了个金字旁,成了飞机的意思,原本没有金字旁的字,失去了本来的意思成为了另外的意思(飞机毕竟是铁做的) (我知道飞机是各种合金各种钢各种碳纤维做的,评论区的宝宝们不用纠正我啦,什么铝镁和金都是金字旁嘛) 参考“蛇”字,原本“它”这个字是蛇的意思,后来因为某种奇怪的变换变成了今天的意思 熊这个字也是,具体必应一下你就知道 后来被『扛吸字典』收录了,然后日本越南韩国也以这个字为标准字形 (评论区提醒:这里音韵瞎写法请不要当真,什么飞機切都是随便脑洞出来的我也不是很了解 ) 飞機切……拼音就是 fī...普通话不合理 随便套个海南话好了,海南话飞拼音是 bo (好多海南老乡纠正我不是 bo,可是我这边的乐东话就念 bo 啊,看来乐东话已经开除海南话籍了 ) 海南话内部差距巨大 海南话内部对比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套进来就是 bī 然后由于这样读音实在是不文雅 就改成 biu 好了 (cua 也行) 历史上改读音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鸟”这个字,原本应该读 diao 的,后来为了避讳,就变成 niao 了(不信可以找古代韵书和现在的一些南方方言,鸟屌同音) Tips:机(茶几)和機(机器)这两个字音韵也不同,特此分开。同样南方很多方言也有体现 说文:比又切,从匕 (顺便吐槽说文) 然后,新中国成立了,推行了简化字方案,专家参考了古代俗字写法,然后搭配竖弯钩的写法太罕见了干脆改成竖提,向“衣”写法靠拢 然后专家说这样更接近甲骨文写法,更传统 (滑稽) 最后变成了这样 然后,这个字 1 不符合常规拼音念法,2 广大人民很多不认识的都会念错成“铱”Yī,然后这个字的读音在大陆就改成 Yī了 荨 qián-xún 麻疹 确凿 zuò-záo 坐骑 jì-qí 这种不三不四的音都能被扶正,我觉得从 biu 变成 yī还 OK 悬崖 yiái-yá 双元音在以前普通话中是合法的 然后小岛上的某些专家就不乐意了啊,从此又多了一句话 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biu 無人 看到陆当局文字简化,咱们的正体字怎么能和陆当局繁体相同呢,小岛当局立马召集了一群“专家”研究这个字的“正统”写法 于是在小岛当局,这个字变成了这样 砖家说了,咱们这个字比另一边当局更正统! 同样遭到这种待遇的还有这些字 平行世界,请勿对号入座 好了 这个字又有三种写法了 请问 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一本正经的瞎说 评论区居然有人问直升机 众所周知,“针”的本字是“十”,“十”就是直升机的象形字 Unicode 什么时候来找我收字啊 溜了溜了 火车 -------------------------------------- 是这样的,我就不卖关子了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啥???这个字为什么如此的平平无奇? 不就是车飙嘛! 为啥? 听我慢慢跟你摆 附上字体绘制的一点小细节 画画画画画画 还是那个背景设定, 一辆列车,穿越回了几千年前,成为了华夏人名喜闻乐见的日常交通工具 然后我告诉你 这个字有文化断层!在古籍里找不到这个字。接下来的内容是平行世界的现代人对这个字的反向推测。 平行世界的专家们,开始对这个字的身份开始做研究。专家们很多都持有不同意见。吵的不可开交。不过他们大致分为了以下两个党派 形声派认为这个字是形声字,右边的飙单纯的表达声音。 这个派别底下又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一派认为这个飙声应该来源于火车呼啸的声音,就像“沙”字一样是模拟沙子流动的声音。飙,扶搖風也。从風猋聲。无论是飙本身的意思,还是读音,都非常适合“车飙”的意思,作为形声字非常合格。 另外一派认为这个字的读音可能来自于消失已久的男真语,因为在宋朝之前,文字记载火车一直使用“卑摇”一词称呼,而这一读音正好与男真文的「□□□□」读音高度类似。我们都知道男真族位于北京那一带,正好就是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位置。 苹果一词来自于梵语,曾经被称之为“频婆”,后来才被冠以“苹果” 本字派认为,这个字应该有本字,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丢失了 就像普通话里的“吗”,本字来源于“無”,“喝”来自于“欱”等。 相比于普通话,粤语相对来说是重灾区 “嘅”本字“個” ,“喺”本字“在”... 感觉口字旁的字都值得怀疑呢…… 这一派学者认为,这个字应该来源于汉字“灬”,“灬”不但读音和“车飙”非常类似,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形状不就像一节一节的车厢吗? 而且专家们又发现一件不得了的事情,“灬”本身的意思就是“火”的变形,那很有可能 以前的列车是烧火的! 我们来看看“熙”是怎么写的 所以,这么一条脑回路就绕回来了! 『抗吸字典』里收录这个字,可是对这个字的一切信息不详,只记录了是方言用字,交通工具的一种 马萨卡,怪不得我们经常把这玩意儿叫做火车! 可是,为什么明明写作“车火”,而我们读作“火车”呢? “地道”作“道地”,“台风”作“风颱”,“熊猫”作“猫熊”,“亲人”作“人亲”,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除了南方方言,官话也有很多遗留这样的例子 有理有据,所以“灬”字就应该是“车飙”的本字! 专家们还在争吵,各说其词,依然没有定论。 …………在某本古籍里,默默躺着一个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