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丶,你知道什么是成就感吗? 阅读原文 ·最开始的电竞小镇方向似乎是对的,但又好像错了。 首先电竞小镇的布局早在2015年就开始,那一届的MSI季中邀请赛,由EDG夺冠,从而开启了英雄联盟的大热高潮;而绝地求生的冒头崛起,更是将电竞的热度拉抬到一个顶点——无数从业者从这里发现了商机,大部分有远见的从业者开始考察规划。 2017年,重庆忠县、河南孟州、安徽芜湖等一批县市的电竞小镇开始筹备上马: 斥巨资打造电竞小镇,并举办大型电竞比赛(CMEG)—— 从当时的赛事图来看,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有声有色: 第一个吃螃蟹或许能够品尝到螃蟹的美味,但也很可能被螃蟹钳所伤。电竞小镇已经遭遇了“高开低走”的困局。部分地方因缺乏赛事支撑,导致场馆空置,一些项目甚至中途夭折,只开花难结果。 ·电竞小镇≠电竞元素的堆砌+赛事的大幕 几乎所有电竞馆的运营,都是大型的电竞元素堆砌——电竞馆(大型豪华网咖)、赛事馆(红蓝伪科幻风体育馆)、科普园(手办奖杯储存库)、游乐区(欢乐谷游乐场)。 我们可以很直观的预测到这种模式的成功——能吸引大量电竞爱好者蜂拥而至;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预测到这种模式的失败——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无法留住他们; 就像是华丽却枯燥的视频,因为她的美丽而吸引了巨额流量,却因为内涵而从手指缝中流失。 ·电竞小镇可以用赛事作为主食,但需要搭配精致小菜 没错,很多电竞爱好者会追求新鲜感而给电竞小镇带去流量,可如果看到的只是聚集性网咖、比赛场馆之类的话,最多半天就会索然无味。 普通游客——完全不了解电竞文化,哪怕有所谓“科普馆”的存在,也没法立刻让他们对电竞感兴趣——他们只是拍拍照走人; 电竞爱好者——热爱某款电竞游戏,完全不需要对他进行基础科普——是电竞小镇的精准用户,不能给他老一套的东西,而要带给他全新体验; 电竞从业者、电竞大神——在电竞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带来大量流量——是利益合作体,需要充分的资源互换,做大蛋糕的基础。 大型赛事只是一道吸引流量的主食,吸引附近大量的电竞爱好者前来。但需要留住他们的话,需要搭配精致可口的小菜,我设想的电竞小镇应该是这种模式: 被电竞爱好者朋友拉去围观——自己感兴趣——场地提供体验——周边文化输出——返程后线上分享 所以不仅是虚拟项目,更多的真人互动项目远比所谓“科普馆”要好得多,能让完全不懂电竞文化的人参与进来,也能让电竞爱好者有更新奇的感受。 像电竞综艺节目《超越吧,英雄!》就是结合了户外体验+英雄联盟元素,哪怕是完全不懂英雄联盟的普通人,也能够代入进去。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亲爱的,热爱的》里面,有没有哪怕1%的观众真正了解CTF大赛?没有。但并不妨碍他们追这个剧,并且让李现成为当时的顶流。 而后开始全网搜索“CTF大赛是什么”: ·抓住电竞大神,留住电竞爱好者,转化普通用户 电竞小镇想要做起来,就得利用电竞大神的影响力,带动热度吸引电竞爱好者的流量;留住这部分用户后,就能够带动他身边的人——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合作举办大型赛事 这道主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多合作邀请电竞大神和电竞从业者,比如电竞选手、解说、知名主播等。 2.真人体验项目 必须搭配这道精致小菜,才有留存转化能力。 可以是室内推塔,改良碰碰车项目,换身英雄联盟元素外套;可以是真人绝地求生,大型户外场地给到搜索水枪补给、空投等;可以是室内解谜(模仿《明星大侦探》),元素借用dota;可以是大型室内舞台剧,英雄联盟的世界观剧情/魔兽联盟部落之争…… 好玩的项目那么多,换身电竞的皮,来参观体验的人才多!才能更好的盈利。 把自己代入成一名普通的游客,我看着电竞狂热粉丝们高喊德玛西亚,就感觉自己格格不入。而当我进入到真人游戏,给我一个“盖伦”的技能(大喊“德玛西亚万岁”使用:接下来你接触到的目标无法移动和使用技能),我就会自己喊出来。 有了代入感,我才会感兴趣,我才有可能带上我的朋友下次继续来体验诺克萨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