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关于眼霜,有哪些谎言与真相?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4-1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IMG] 凌暴暴,懂美妆,尤其是营销。业内出身的野生KOL 阅读原文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笑了,话不多说,先从今天早上我看到的朋友圈代购文案开始。

    [​IMG]

    “越贵越好”,“要用最好的”,“全能的”,“按摩棒有导入提拉功效”……重点都圈出来了,是不是很熟悉?

    当然,这些话术不全然是谎言,但基本都说得不全面。有趣的是它恰好涉及到了眼部护理的大部分重点问题,在这里展示出来实在是非常应景。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与其说是讨论眼霜的谎言与真相,不如说是讨论眼部护理的谎言与真相。

    很多时候大家会在“眼霜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上纠结,其实大可不必。先说结论:面部和眼部的肌肤结构非常不同,因此眼霜区别于面霜,是有必要单独存在的。

    [​IMG]

    这是由眼部皮肤的几个特点决定的:

    • 眼部皮肤厚度为 0.6-4.0mm,是面部皮肤厚度的 1/ 3~1/ 5 ;
    • 眼部周围只有皮脂腺和变态汗腺,因此水脂膜对眼部皮肤保护作用小,很容易缺水干燥;
    • 眼部皮肤脂肪含量少,缺乏弹性纤维和胶原结构,容易失去弹性,甚至出现提前衰老现象 ;
    • 眼部周围的神经纤维及毛细血管分布密度高 ,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眼圈眼袋;
    • 每人平均每天眨眼 1-2 万次,肌肤受到不断拉伸,非常容易疲劳[1]。

    综上,眼部的肌肤比面部要娇弱得多,再加上疏于护理、不规律作息,相对面部而言更容易出现衰老迹象,因此,比起面部的日常护理,眼部更需要采取“预防性抗衰” 措施。所以认为“眼部和面部可以一视同仁”进行护理的想法,错。

    聊到这个,就要谈谈眼部护理的一些常见问题了。

    1. 有些眼霜卖得非常贵,功能也很强大,比如瞬间提亮,去除黑眼圈,抚平皱纹,是不是特别值得投资?

    不一定。

    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当“瞬间见效”在护肤品宣传中出现时,基本可以判定属于不太靠谱的说法。

    大多数情况下,眼部产品的“瞬间提亮”是通过加入云母颗粒,采用物理反射来实现的——虽然对皮肤没什么刺激,但毕竟是无法吸收的粉状颗粒,还需要卸妆,长期用在娇嫩的眼部其实并不好。

    [​IMG]

    另有一些眼霜产品,会悄悄加入变色颗粒来调整眼周显色,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个人并不排斥物理遮盖,但遮盖和护肤是两码事,如果需要遮盖黑眼圈的话,倒不如买遮瑕膏更直接。

    所以各位在选眼霜的时候,对于宣称有瞬时效果的,要特别注意看一下作用机理,这个坑别踩进去了。

    当然,急速提亮的成分也不是没有,比如高浓度的 VC 等,但由于刺激性强,很少应用在眼部产品里。

    再说到“抚平皱纹”,也是许多高价眼霜主打的功能,用完之后真的觉得眼周平滑,纹路变浅,效果非常显着,就连后续上妆都显得非常平顺。这通常是采用了“高硅”的配方模式,用硅来填平皱纹缝隙,从而在视觉上达到“淡褪纹路”的瞬时效果,当洗完脸卸完妆之后,你会发现纹路依然在那里,没有得到任何改变,所谓治标不治本,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完这些,再回头想想“眼霜越贵越好”,“瞬间效果超棒”这两句话,是不是更耐人寻味?

    2. 虽然面部皮肤和眼部不同,但成分总是通用的吧?

    不一定。

    虽然从配方角度来说,眼部护肤与面部护肤的剂型类似,大部分基础材料可以相通,但正如之前提到的,由于不同的皮肤结构,眼部肌肤对成分会更挑剔,在护理的功能上也更需要针对性。

    香精、酒精、刺激性防腐剂,是不适合用在眼周的。我见过眼周敏感的消费者,哪怕微弱的香精都能让她流泪,更不用提看不见摸不着的刺激性防腐剂了。

    而很多时候面部肌肤能承受的猛药类成分,也是眼部肌肤的“不能承受之轻”——比如近年来流行的视黄醇类成分,即使用在面部,都有一个“逐渐建立耐受”的过程,更不用提用在眼周了——猛药是一柄双刃剑,效用与风险并存,尤其对护肤新手和敏皮而言,万不可冒进。

    那有人要问了,有什么成分是特别适合用在眼部产品里,又能够起到抗衰作用的呢?

    除了常规的保湿抗氧成分(比如 VE、B5、神经酰胺、辅酶 Q10 等),温和亲肤而又具备较强针对性抗老能力的成分,我觉得要算胜肽类

    比如着名的乙酰基六肽 - 阿基瑞林(Argireline),传说中的“涂抹式肉毒”,已经几乎成为胜肽抗老体系中绕不开的重要成分。

    [​IMG]

    我们知道,面部肌肉纤维的收缩会刺激皱纹形成(比如眨眼,大笑等),所以如果抑制神经递质进行信息的传送,就能减少肌肉的收缩从而减少皱纹形成。阿基瑞林的作用机理就是如此,通过抑制肌肉的收缩来达到抚平动态纹路、减少表情纹的目的,刺激性也极低,还完美避开了肉毒素需要注射以及成本较高的缺点[2]。

    来一张图说明问题:使用 ARGIRELINE® SOLUTION C 30 天后的眼部皱纹深度改变:

    [​IMG]

    与此相似的还有 SYN®-AKE(⼆肽⼆氨基丁酰苄基酰胺⼆⼄酸盐,名字太长了……)是一种类蛇毒肽,通过与肌肉中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mnAChR)结合,来限制神经肌肉的收缩,从而达到对抗假性表情纹、平滑肌肤和抗皱提拉的功效[3]。

    [​IMG]

    这两个成分一方面可以阻断表情纹的产生,帮助已产生的假性纹路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减少肌肉运动来防止松弛,用在眼部的话,对鱼尾纹、眼周松弛是有比较针对性的效果的。

    当然眼部的问题不仅仅是松弛和纹路,还有由于循环不畅导致的浮肿眼袋,以及由于血管内血液流速缓慢,眼周淤血而形成的血管型黑眼圈等问题。对应解决问题的是乙酰基四肽(又叫眼丝氨肽):

    [​IMG]

    它能够增进淋巴微循环,从而减轻眼袋和黑眼圈,同时还带有抑制胶原蛋白的糖化,也就是能够减少胶原蛋白老化与流逝,为肌肤提供弹性支撑。

    多肽类成分在抗老能力、透皮性和实际使用的肤感上都比较优秀,是非常适合用在眼部产品中的成分。

    3. 有些贵妇眼霜配了按摩棒,通过按摩能让效果加倍。

    这不对。

    其实大部分的贵妇面霜 / 眼霜,配备按摩棒的意义在于“仪式感”。专用的挑棒挑起膏体让人感受到的“高贵”,能提升使用感和花钱之后的享受感,当然挑棒要比手指更清洁卫生是真的。

    除此之外的最大功能无非是帮助使用者减少手指不当拉扯眼周,造成松弛的可能性,至于稀有宝石头、金属头这些,几乎都是噱头,想要通过小小的一支按摩棒手工操作来实现眼部护理功效加乘的,通常是要失望。

    真正能起作用的还是美容仪器。我们对“刺激肌底,促进代谢,导入吸收”这样的功效宣称也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不过即使如此,也是有几个坑需要避开的:

    • 并非所有的美容仪器都适合眼部

    市面上现有的成熟的家用美容仪多数针对面部,无论是射频还是激光,都不太能直接作用于眼部(单纯物理冷热敷的这里就不讨论了,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主要还是刺激性的问题。

    • 电流类仪器的强度决定了功能强弱

    微电流类仪器在眼部使用相对安全,基本上都是起到“瞬时提拉”的作用,也就是说只能起到即刻的效果,作用相对较小且不持久。即使如此,也要有足够的电流强度——像某日本着名品牌的强度仅有 50 微安, 根本不足以达到肌底,也根本谈不上作用。

    • 导入不是你想导就能导的

    而说到日系仪器很爱提的“导入”概念,其实就是指“促进后续吸收”和“促进产品成分透皮”的意思。但是,医美中的离子电渗透疗法关键不在于“有电”,而在于“适配的药物”,也就是说不是有电就能导入的,还得要产品成分对应配置。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家用“导入”也都只是卖个概念而已了。

    那么问题来了:手指按摩容易拉扯,电流导入几乎是扯淡,那用什么方法能有效按摩眼部呢?

    答案居然是最最原始的机械振动

    通过高频轻柔的震动来促进循环与新陈代谢,而血流量能显着影响皮肤吸收,因此震动按摩可以促进眼霜的吸收,真正达到导入的目的。

    不过再温柔的仪器,只要掌握不好力度,都会对娇弱的眼周带来刺激,因此如果对自己的下手轻重没什么数的小伙伴,建议不要在眼周做打圈按摩,而是定点按摩,轻轻按在眼头、眼尾和卧蚕上,让它振动 10-20 秒一处,这比来来回回拉扯要安全得多。

    在眼尾稍稍提拉,坚持几周,能有肉眼可见的提拉效果。

    最后敲黑板来复习下功课:

    • 眼部护理有必要与面部护理分开,眼部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抗衰老护理;
    • 眼部产品不应含有刺激性成分,包括但不仅限于香精、酒精、刺激性防腐剂等。
    • 多肽类作为抗老的有效成分,非常温和亲肤,很适合用于眼部产品
    • 美容仪器对眼部有作用,但受限于起作用的方式和电流的强弱;真正能起到导入作用的,反而是最简单的机械振动,但要注意减少拉扯,控制力度,并坚持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