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雪是黑色的,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漠北,深陷大坑难以自拔/大气科学 虽然没有加大气科学的标签,既然被在填坑途中的我逛到了,看见题主要严谨一点的讨论,那就说两句呗~~ 这是严肃的正文 如果雪是黑色的,则在气候系统方面会影响地球 - 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先告知几个定义: 1、吸收率 A、反射率 R、透过率 t 根据能量守恒,有 A+R+t=1,如果是不透明物体,则有 A+R=1,t=0。 所以根据题主的要求,雪变成了黑色,则 A大幅提升,那么相应的 R 就会大幅下降。 2、行星反照率 为什么也用 R 呢,因为行星反照率的定义是 地球 - 大气系统的反射率被称为行星反照率,它表示射入地球的太阳辐射被大气,云以及气溶胶反射会宇宙空间的总百分数,目前认为全球的行星反照率数值为 0.3. 3、太阳常数 以日地平均距离时的辐照度为标准,以表示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时,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的太阳分光辐照度,此时的太阳积分辐照度就是太阳常数。 定义式:,WMO 推荐的太阳常数值为 注:定义来源于《大气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OK~有了这堆定义之后,我们搬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两层辐射平衡模式。 什么意思呢,就是假设大气层的温度为 , 地面的温度为 ,大气层对长波辐射的吸收率为 , 对短波辐射的吸收率为 ,行星反照率为 R。由大气辐射学的相关定义,绘制了辐射平衡图。(参考书籍《大气辐射传输导论》 ,需要较好的的大学数学基础) 而由上面的模式可以列出地面和大气的辐射平衡方程。 这样就可以解出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当我们模拟地球目前的情况,取 ,AL=0.8,AS=0.2,R=0.3,斯蒂芬 - 波尔兹曼常数 σ= 。 则则可以解出 地面的平均温度为 274.75K,约为 1.6 摄氏度. 大气的平均温度为 247.74K,约为 -25.41 摄氏度 而如果积雪变成黑色,则会大幅降低 R,我们假设 R=0.2 的情况。 地面的平均温度变成了 289.58K,约为 16.43 摄氏度 大气的平均温度变成了 255.62K,约为 -17.53 摄氏度 可以看见,地面气温从 1.6 升至了 16.43 摄氏度,上升了约 15 摄氏度,大气温度从 -25.41 摄氏度上升至了 -17.53 摄氏度,上升了约 8 摄氏度。对比一下温室效应上升 2 摄氏度。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地球上的冰雪主要分布在两极,对两极的影响还有全球气候的影响一定是深远而复杂的。上面的这个式子只是简单的模拟,作为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表明不同的辐射因子对全球的影响。 同时呢,温室气体则是通过增加 AL,来影响全球地 - 气系统平衡,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算一算,升温 2 度的情况下,AL 变成了多少。 注:上面讨论的情况是“雪天生就是黑色的”这种情况。而如果如评论中小伙伴们讨论的另一种“雪是因为后天因素变黑的”,也怪我考虑不周,因为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降雪过程作为大气污染物清除的“湿沉降”过程,又被称为“雪洗”,如果被洗下来的污染物已经让雪晶变成黑色,那么空气中的巨量的黑炭等粒子应该牢牢的锁住了天空,很难让阳光透过,这就是“阳伞效应”。 这种情况下的行星反照率 R 则会大大增加,通过上面的平衡方程可以看出来,会引起较为强烈的降温。假想的“核冬天”就是强烈“阳伞效应”下的后果。 专栏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图片是自己画的,请不要随意在本文章外引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