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电视、电影里汽车的轮胎是倒着转的? 无往,别闹,让我忧伤一会儿。 有个词,「Wagon wheel effect」[1],专门指这种现象的,就是电视电影里,尤其是早期的,很容易看到行进中的车的轮速看起似乎是向后转的现象。不单只电影里,其实现实生活中肉眼也能看得到。 说点题外话,看到这个名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瓦罐 -- 旅行车这种车的轮子的现象,SUV 的车轮行不行,MPV 的车轮行不行」。后来一查发现,人家这里的 Wagon 其实最早是指四轮马车。 大家都知道,电影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一般都是 24 FPS,也就是一秒钟拍摄 / 播放 24 帧。 而人眼的特殊的生理结构,经常被生活的真相所蒙蔽。 如果所看的画面的帧率高于 10-12 FPS 的时候,静止的帧播放起来,人眼就会傻傻分不清,画面就会认为是连贯的动作[1]。 根据 Nyquist 定理[2],为避免失真,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带宽的 2 倍,所以就有了 24FPS 这个数。 以上是电视 / 电影的一些基本常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车轮,它有八个轮辐条(spoke): 现在我们让它以顺时针每秒转 3 圈的车速行驶,从电影上看会发生什么事。 每秒转 3 圈, 每圈转动 8 个辐条,每秒拍摄 24 帧, (知乎的 LaTeX 公式编辑器虽然好用,但上面式子我依然写了 5 分钟……) 也就是说连续两帧的差别就是:第一帧的第一个辐条,移到了第一帧第二个辐条的位置。 第三帧同理,红线会移到 3 点钟的那一个位置。 那么电影里看到是什么景象:把这些帧连续地播放起来,人眼看到的景象是什么呢? 想象一下,上面的车子飞快地转起来,红线会快速地,沿着顺时针方向连续地在每个辐条跳,上面红线是为了标记讲解作用,把它恢复成黑色。 此时:车轮在飞快地转,但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静止的轮子。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速度,让它以 2.5 圈每秒的速度转好了,比刚才的速度慢一点,那么连续两帧的差别是,第二帧的红线还没有移动到第一帧第二个辐条的位置,大约在第一个辐条与第二个辐条之间 83% 的位置。(不想列式子了……) 我们把两帧图像放在一起连续地播放,如下图: 看到这样的景象后,大脑对于这样的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析: 一是,顺时针移动了 83%,二是,逆时针移动了 17%。 实际上,大脑会选择此时车轮是逆时针旋转 17% 的解析!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我也不清楚,大概可能大家都有懒癌,它看起来处理起来更简单一点。 同理,可以知道,第三帧与第二帧的差别比较时,大脑依然会选择逆时针转了 17%,这样连续播放起来的话,我们会一直处理成逆时针旋转。因此,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就是车子在前进,实际上轮子是顺时针转的,但看起来却是逆时针转。 问题回答到此完毕。 PS: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不同轮辐的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车速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现象时的车速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知乎日报已获授权) Reference: [1]wikipedia:Wagon-wheel effect [2]wikipedia:Frame rate [3]wikipedia:Nyquist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