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什么一些地区把「垃圾」读作「勒瑟」?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4-21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766
    赞:
    47
    日报标题:周杰伦他们为什么要把「垃圾」读成「勒瑟」?

    [​IMG] 一五九零,学生,邮票铜版画明信片古籍爱好者

    垃圾的读音挺复杂,大概有三类:

    一,南方读入声,带韵尾 p,其中吴语区全变 ʔ

    这是本来的读音,各地变体很多,音值各不相同,如下:

    [​IMG]

    题主提到的 lese 就是入声之变。“垃圾”对普通话(国语)来说属于外来词,因为普通话音系没有塞音韵尾,这个读入声的词进入普通话系统必须经过改造,勒瑟是 lepsep(leʔseʔ)改造的产物。《[嘉庆]直隶太仓州志·风土下》:“积秽曰垃圾(音勒塞)。”这是江苏太仓的县志,垃圾、勒塞同音,当时勒塞当然读入声。但是我们现在不管普通话还是国语,读勒塞就是現在台湾的 lese。所以这中间有一個根据古今语音对应规律类推的過程。讨论 lese 的文章很多,论文有汪化云《“垃圾”的读音》、梁家璇《小议“垃圾”》,科普文章有邵勤《“垃圾”与“勒瑟”》、小丁《“垃圾”考》,知网上都有。

    二,普通话读 laji

    这完全是读字读半边的产物,建国以前北京把垃圾叫做脏土,建国后在南方的影响下引进了垃圾,但是通过文学作品引进的,北京人望文生音读了 laji。请参看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在《音韵存稿》里头)。现在这个词影响力很大,不但在官话区,吴语区的北部也读 laji,可以预见随着普通话的强势推进,它会进一步扩散。

    三,读 laxi,部分读 lasi,主要在吴语区

    关于这个音,有两家说过来源。第一位是钱乃荣先生,他的大意是垃圾被在上海的文人写进白话文,被国语吸收,被说北方话者读作 laji,再由普通话南销,上海人近似读作 lasi,后来团音化读成 laxi。第二位是汪化云先生,他认为与北京话无关,但是过程类似。这个词,来自苏州宁波移民与本地人发音接近但是音色不完全相同,不利于从口语上学习,于是通过汉字接受垃圾这个读音,望形生音读了与“拉吸”音近的 laxi,再被新上海方言接受。

    这两个观点,都是有问题的。钱先生说清楚了 lasi 怎么变成 laxi 的,但是没说清来源,他说 laji 影响产生 lasi,但是据我找到的资料,lasi 早在 laji 产生几十年前就存在了。至于汪先生的观点,更加奇怪,因为即使误将字形看成拉吸,这俩字当时都是入声字,并不读 laxi。而且 laxi 也是 20 世纪末吴语团音化的产物。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材料,涉及 laxi(lasi)的,有以下几批。

    1.19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lasi。

    这一时期的材料主要是钱乃荣先生提供的一批西方学者所编的上海方言词典和教材。

    他的《西方传教士上海方言著作研究》提供了的 1900 年上海方言同音字表。在这个字表中,已经有读 lasi 的这个词。i 韵,音节 si53 下有例字“圾”;ɑ韵,音节 lɑ22 下有“垃”字,那么垃圾读 lɑ22si53,圾与西同音。按照这个表的说明,这个读法的垃圾应该是白读音。此外还有入声的,作 leʔ12tɕiʔ5,圾与级同音,是后来没见到的。我很怀疑这个读 tɕiʔ5 的圾其实是岌的异体,意为“危也”,字表里没找到念 seʔ的圾。

    他的《那些年的上海话》系列,里面收的外国人做的上海话教材我都翻过,大概也是 1900 年前后的上海话已经有这个音,之前 19 世纪中叶得没有找到,因为教材里没有提到脏土。上海话说“脏”用的是龌龊。

    评论中神死慟瞑说:“《上海土白集字》(1891)P15 同时收录两种读音:垃 /la/ /leh/ 圾 /si/ /seh/。”

    这是我之前没看到的,非常感谢!!

    更早的,石汝杰先生在《吴语文献资料研究》中收了一段来自《缀白裘》的材料,其语言的时期大概相当于明代,其中有“癞癞细细”这个词,他认为就是现在说的 lasi,并提到现在苏州说 laxi。

    这很可怀疑,现在各地说 lasi 的,圾都和西同音,和细有声调的不同,垃和癞也有声调不同。而从上下文看,癞细是形容词,lasi 的主要义项现在是名词,而戏词中不能确定是破烂义还是脏义。从明代到近代方言材料几乎记录的都是入声,如果那么早就存在,被忽略的可能性不大。恐怕这两个还是不同的词,不应该联系起来。

    2.20 世纪二三十年代:lasi。

    1928 年赵元任著《现代吴语的研究》的词表,收了吴语中“脏土”和“脏”义词。有好几类,其中有 lasi。来看看这个词的分布(原谅我奇葩的制图技法):

    [​IMG]

    红色的地方就是,有三地:吴江,上海,嘉兴。所以汪先生说是苏州宁波移民造了这个音再传给上海人,方向反了,是上海人传给苏州宁波人的,当时苏州宁波还是入声字。

    这里,吴江、嘉兴不仅脏土可以说 lasi,而且脏也说 lasi,但是上海只有脏土说 lasi。我也没有收集到更早的关于吴江和嘉兴的资料,所以这个词是否是上海原生,再扩散到这两地还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将它发扬光大,应该是上海的功劳,也只有上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汪文指出 1936 年版《辞海》收了“圾”字,注:“读如西。”用以支持他对 laxi 来源的假设。当时《辞海》收的大概是上海音。但是不读 xi,西当时读 si。一直到解放前,上海话教材里的老派都读 si。

    3.20 世纪末:laxi(lasi)。

    这段时期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和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根据里面的材料,这个音的分布情况如下:

    [​IMG]

    lasi(laxi)几乎占据半个吴语区,还影响到了与吴语交界的官话方言。需要说明:这里我没有列出入声的分布,不是说这些地方都不说入声那个垃圾了,而是两者并存,新派老派有不同的读法。有些地方没有的,是因为没找到相关的材料。评论区有朋友指出,台州也念 laxi。

    lasi 仅仅存在于南京、上海、苏州,根据三地方言词典的说明,新派也大多念 laxi 了,老派还在念 lasi。lasi 变成 laxi 是尖团合流的产物,舌尖音 zcs 在有 i 的条件下舌面化爲 jqx,这个音变普通话早已完成,赵元任时期吴语已经开始改变,当今吴语差不多快完成了。

    lasi(laxi)的范围北到扬州,东到上海,南到宁波,西到杭州。lasei 是在温州产生的音变,注意有这三类音的所有地方,圾都与西同音,温州的西念 sei。要说明一下,这里不但包括垃圾,我把有垃圾的词组如垃圾马车等也统计进去了。

    总结一下,19 世纪末“垃圾"的这个音存在于上海。民国初期在上海、吴江、嘉兴三地读 lasi,其中吴江、嘉兴脏也说 lasi。大概以上海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同时团音化成了 laxi 并慢慢取代 lasi,目前已经扩散到至少半个吴语区。没有证据显示受到普通话 laji 的影响。

    这个音有更早的来源,还是只是入声的音变,不清楚,还需要继续查。另外还得找嘉兴和吴江的方言材料看看赵元任之前的情况。

    貌似有些偏题了,重心应该是勒瑟,但是那个词比较清楚没什么好写的。我看很多回答里也提到了 laxi,lasi,就详细写了些。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