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中国是否在很多学科上缺少科普人士?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7-09-2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5,082
    赞:
    46
    日报标题:不这样看,你都不知道中国在「科普」上还差了些什么

    [​IMG] 知乎用户,地质喵; Geological CAT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讨论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这两天在和轮子哥的一次交流里,表达了一点关于科普层次的理念。所谓科普的层次,实际上是指你不能拿地理中国这样的科普去和霍金写的果壳里的宇宙来横向对比。

    第一个层次,我称之为基础教育层次。这就是很多持“科普是对大学前教育的补充”之知友口中的科普层次。比如科普一下血型是什么,基因是什么,喝酵素养颜为什么扯淡,为什么吃阿胶没卵用,我们为什么不恨化学等。这个层次的科普面向的主要是因各种原因未完成 12 年大学前教育的人,正在接受大学前教育的未成年人,文理分科及社会分工背景下知识体系存在客观不完整的成年人群体(被我珍爱的民科多属此类型的极端个体)。

    第二个层次,我称之为基于兴趣的初级领域型科普。在这个层次,普及的实际上是某个专业本科毕业生甚至研二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比如,考古为什么和盗墓不一样,转基因技术的本质和原理,板块构造学说的前世今生,鉴定个岩石或化石的类型然后讲讲它们的故事,为什么石油的有机成因能够成立等。从这个层次开始,科普就不再是对基础教育的补充,而是具有了快速了解某学科大致面貌的 review 性质,并且可以开始有理有据的解决某个小的专业问题。这个层次的科普,实际上是当前网络科普的主要构成群体,比如果壳的谣言粉碎机,比如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比如知乎上很多人都在做的科普,还有一些传统科普机构也干这活。

    第三个层次建立在上一层次之上,是深度和美感进一步加深而广度相对降低的阶段,我称之为能够引人更进一步的中级领域型科普。这个层次的科普重心已经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小问题,而是为对某方向感兴趣的人推开那么一扇窗户,以展示某领域的瑰丽多彩为核心。让读者 / 观众看完后能产生“麻麻以后我要学那个 / 好后悔当年没学这个专业”的想法,就算个中佼佼者了。这个层次的科普也包括基于最新论文进行展开的 review 式报道,国外类似报道很多,国内相对较少。

    第四个层次,是对第三层的进一步提升,是饱含美感的、深入浅出的、融合基础教育属性和专业兴趣属性的、能够对非业内人士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大师级科普。这类科普的社会价值很大,一方面可以帮助未成年人产生科学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成年人在生活琐碎之外的一些视野,第三可以从零培养起一个个体的兴趣爱好,第四可以带动多领域(媒体、玩具、影视、旅游、建筑等)衍生出巨大的社会财富,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价值也许我也没有认识到。达到这个层次的,一定是某个领域的大师级明星人物,下能带博士,上能进智库,退可写科普著作卖他个几十万册,进能写学术专著祸祸大学新生。这样的人,是史蒂文·霍金,是伊恩·斯图尔特,是布莱恩·考克斯,是爱丽丝·罗伯特,是爱登堡老爷子,是张召忠局座,是 NASA 的宣传部门专家团队。

    [​IMG]

    在认清了这些不同层次后,就可以在分析国内科普各层次的基础上,看看有多缺人,是否是因为缺人导致水平不高。

    [​IMG]


    现在可以聊聊科普人士有多缺的问题了。

    从事第一个层次的科普门槛最低,完成 12 年基础教育的大学生及以上学历者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包括在校高校生、研究生,中小学教师和社会各行业专业人士。而提供这个层次科普的平台也是最多的,从日常生活对话到网络交流,从给中学生开阔眼界的课外读物再到专门集结成类似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读物,只要稍加把控就会有不错的质量。所以这部分人,并不缺,不信下次你去附近的书店看看,面向未成年的科普读物是最丰富的。

    从事第二个层次的科普有较低的门槛,但超过该门槛的人群基数也很庞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活跃的网络科普群体,这些人多是些掌握一定程度知识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具有从业经验的科普编辑和专职博物馆讲解员,有时候也有一些年轻专业从业者凭着热情参与其中。简而言之,比较闲又没钱的人,仅有的只有脑子里的一些知识,还有热情。什么比较缺呢?平台。所以从百度贴吧到知乎再到果壳,或者是以前的 BBS 年代,你都能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到处介绍知识,击破谣言。而稍微将这部分人整合一下,就可以形成很好的内容效应,比如曾经的谣言粉碎机。这部分群体中,一些水平较高且有创作欲的人,会开始谋求将知识转变为实体,比如书报,比如公众号,比如知识变现。这部分人,也不太缺,就是质量参差不齐,并且缺乏组织度,属于科普游击队。正规军也有,比如从事科普编辑和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的人士。

    从事第三个层次的科普具有较高门槛,对于科普者本身的表达意愿、专业水平和表达技巧都有较高的要求。具有这样技巧的人,在知乎和果壳这样的地方可以很快成长为专业大 V,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也开始走上较重要的岗位,属于积累到足够技巧但同时也开始逐渐边缘化的科普者。这样的人,放在生产单位是年轻骨干,放在网络上是优质内容生产者。在这一波内容生产者变现浪潮中,资本瞄准的正是这样的各种大 V:选择其中更能够吸引流量的生产者进行红利分割。从总体来看,这部分人的总量是稀缺的,但更不妙的在于,缺乏一个合适的平台让这群人去做科普。我相信各行各业里,都有既能写得好文章又能带得好新人 / 本科生的年轻骨干,他们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把知识点降透,区别仅仅在于眼界和讲解经验。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在网上写科普,但不意味着他们写不了科普。只要有足够高大上的普及平台,好的主题,一个资深编辑,再加上合理报酬,这其实是一笔潜力非常大的智力资源。然而遗憾的是,现有的平台连让写作经验丰富的科普大 V 用知识换来体面的生活都很难,就更别说这些原本就没有很强意愿的人。传统的平面媒体曾经是不错的平台,但终究体量有限。

    第四个层面,直说吧,网络时代只有局座一个人。算上方舟子,勉强两个。网络前时代倒还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行业精英虽然有很多,但是他们缺少出来做科普的动机,以至于看起来没有高层次科普人才。第一他们不缺钱,第二他们没有强制科普的压力,第三他们年纪已高且多数人缺少热情。现有科研体制里展示没有科普的空间,而国内资本对于科普经济的社会效益还认识不足,所以我们现在还造不出上面图中的四位大神。局座是个例外,第一他有热情,第二他有实力,第三他赶上了军事 / 时政类节目的红利浪潮第四是他背后有中央台的历年节目背书,所以局座的走红是个难以复制的巧合。

    [​IMG]


    由此,我们发现,国内的科普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资本关注等角度都存在不利因素。这直接导致了基层科普和初级领域型科普人才的过剩,中级科普人才的稀少,和高级科普大师的缺席

    特别是缺乏将初、中级科普人才培养为高级科普人才的渠道,或者让高级科技工作者站出来科普的渠道。在制度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改动的情况下,就只能在平台建设和资本关注两个层面做出改变——实际上,平台的建设也是资本关注的一个范畴。果壳网曾经就是受到资本青睐的一个平台,不过这个平台目前明显更注重自身的存活。

    信息的流动需要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内容,其次是渠道,第三是推手。但就重要程度而言,资本的推动能力最大,其次是渠道推动,传播力最差的其实是内容,更何况还是带有认知门槛的科普内容。

    在 2017 年之前,资本在科普者面前是几乎缺位的。只有科普写作者们依靠内容实现自我的优胜劣汰,然后既有渠道(如纸媒,如公众号)介入收割一波。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高度后催生了流量经济,而流量经济使得情况从今年开始出现转变。在厌倦了震惊部、标题党、抄来抄去和洗稿党以后,人们终于发现泡沫背后的原创内容似乎是流量的最好保障,所以有了“内容为王”的口号——但实际上,王只有一个,那就是流量:离开了社会热点,离开了标题党,离开了人们的关注度,内容其实什么也不是。

    所以你要在地震的时候科普地质,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科普食品科学,在我们恨化学的时候科普化学,在所有业外的发声者都随大流说石油是无机成因的时候科普有机成因。而只要你抓住了,10 万 + 甚至 100 万 + 的阅读量没得跑。

    因此,资本巨头们在今年上演的内容圈地大戏,最终只会落下一个仓促的句号:没有建立起丰富多彩的科普形式、有效的内容转化平台和长效的科普收入机制,单靠花钱买文章买回答来蹭热点是无法长久的,更何况科普内容的竞争对手是娱乐内容、时政内容和生活内容。你却只有文章,连自制短视频都少之又少,别人的形式则丰富多彩花式碾压。所以,科普还是很难。


    很多人觉得,做科普有人看吗?

    我说有,你肯定不信。我说你去看看 CCTV9 和纪实频道的观众数量你肯定也不会去看。但事实就是有,而且看的人会越来越多。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平均受教育水平在上升,大学覆盖率在上升,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也会大幅度上升。这就叫快速增长的物质文明必然会带来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有了需求就会出现产品。BBC 也不是天生就会拍科普纪录片的,探索频道也不过是 1985 年成立的。

    目前的情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形式还基本是一片白地而深谙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特质的科学普及机构也太少太少,都还存在很大探索的空间。政府牵头的科普已经有了一些不错的形式,但要么是着眼于基层科普,作为教育的助手;要么是侧重于历史科普和科技成就介绍,偏科严重。资本的力量能否在流量经济的下半场时间里,在剩下的半边领域里有所作为?

    这也许会是未来三到五年里最有趣的一个问题,不妨一起拭目以待吧。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